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赤壁新闻 >> 正文

余家桥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领工资还分红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4-07-02 07:15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刘子川报道:6月28日,赤壁市余家桥乡丛林村村民张东明来到水果基地,给丰水梨修剪枝丫。瞅着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水果,张东明干劲十足:“梨长得越好,价格就越高,我们分红也就越多。”

  2009年,张东明加入绿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自家撂荒的7亩山林经营权入股,每年可分得10%的纯收入;同时,他自己在水果基地上打工,一天能挣60元钱。

  “水果基地的收益跟我们的收入挂钩,这比直接流转收租金划得来!”张东明说,现在每亩山林平均租金75元,而采用入股的形式,丰水梨进入丰产期后,亩纯收入1.2万元,10%的分红就是1200元。

  张东明年已满50岁了,再下地干活儿,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他来到水果基地打工,主要是梳花、梳果、除草、施肥 、套袋等活儿,张东明说:“跟种地比起来,都是轻体力活。每月领1000多块钱工资,再干10年也不成问题!”

  算下来,7亩地的分红,月均千元的工资,年收入2万元。在余家桥乡,像张东明这样的农民有660多人。

  早在2007年,余家桥乡针对本地荒山成片、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的状况,引进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先进种植技术,采取“土地变股权、农民成股东”的模式,建立赤壁市绿态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以土地经营承包权入股,龙泉驿区的专家能手以种苗、技术等入股,年底分红。

  为何选择这种模式?该乡乡长周湘波说,为了保证本地农民的利益。当时,还有另外两种方案:一是山林直接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收租金50元,每年递增5元;二是合作社负责前期基地开发,提供种苗、技术,农民自己经营管理。张东明说:“第一种收益太低了,第二种我们的资金、技术都跟不上,还是现在这种模式好!”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合作社按照统一果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水果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同时,由合作社成立现代农业开发公司,负责规划与开发,截至目前,已开发种植水蜜桃、枇杷、丰水梨、葡萄等水果8200多亩。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赤壁赤马港办事处夏龙铺社区拆迁腐败窝案警示录
下一篇: 赤壁直面群众关切问题 开门整改“晒”出满意度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