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茵茵、清新整洁的校园内,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图书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等功能设施齐全;移动黑板上,硕大的触控一体机显示屏,只需轻点电脑鼠标,就可通过网络与外面的世界连接……六一前夕,笔者被赤壁市新店镇望夫山小学的办学条件深深吸引。
这是近年来,赤壁市一手抓办学条件改善,一手抓师资力量提升,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人民满意教育取得的成果之一。
如今在赤壁,无论你身处农村哪所学校,给人的感受是,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城区学校不分伯仲,无处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强化硬基础,促办学条件均衡
教育要发展,提升办学硬件条件是基础。
2014年,赤壁市按照全面消除D级危房的要求,全面启动乡对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力促各乡村学校教室采光良好,每位学生配有标准化课桌椅,每个班级按国家标准配置教学黑(白)板,建有(或正在建设)符合标准的塑胶运动场,草皮足球场等。
目前,该市不仅所有寄宿学校实现寄宿生1人1铺,消除了“大通铺”现象,而且通过建设与寄宿生规模相适应的浴室和更衣室,购置16套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等,使全市15所有寄宿制学校学生都能用热水洗浴;添置的开水供应设施,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学生都可饮用可温可开的“放心水”;为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重点部位全覆盖安装的监控视频系统,为师生安全系上保险带。
自2011年来,赤壁市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为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3600多万元,对学校“班班通”、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微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等硬件平台进行全覆盖推进,使全市43所学校完成了局域网和校园网站建设,所有学校基本上都接入了10至200M不等的宽带网络。
提升软实力,促师资力量均衡
随着退休教师不断增多,乡村学校教师缺编,成为制约各学校发展的普遍现象。
为了补齐“短板”,2012年,赤壁市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为契机,先后为农村中小学增添了220名“新机制”教师,有效稳定了全市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让“新机制”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赤壁市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师徒结对促成长”方案,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新教师进步,让城区教师带动乡村教师进步。
截至目前,该市中小学教师中“师徒结对”的教师已达150余对,为“新机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广织联动网,促教育质量均衡
对于家长而言,教育质量是择校的关键。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
今年来,赤壁市坚持以教研为龙头,以课题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联片教研为平台,全面启动“示范引领,城乡互动,整体推进”的联片教研活动,由城区学校牵头,深入乡村学校教研,搭建“送教下乡、学科交流、听课评课议课、接受跟岗学习、联合开展教研”等活动平台,努力通过与农村学校共同探讨先进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教学方法,加快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城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统计显示,自2014年来,该市全面启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仅在两个年度里就吸引1969名教师参与“晒课”,累计晒出课件2102节,其中获评部级优秀课件2节,省级优秀课件8节,市级优秀课件122节,县级优秀课件320节。
3月30日,该市实验中学开展送教下乡,为车埠镇中学展示三堂公开课。分别是语文老师陈天意主讲的《春酒》,数学老师黄伟新主讲的《用坐标表示平移》,英语老师王燕主讲的《Unit6Topic2SectionA》,吸引西片学校近60余名教师参与学习,使城区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乡村学校得到推广。(通讯员 刘騉)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赤壁市茶庵岭镇“一村一品”引爆乡村旅游热潮
下一篇:
赤壁“试水”全程机械化生产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