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王奇峰 通讯员 龚小平 王世刚 宋红)“通过专家讲解和田间实地操作,我们真正认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2024年12月30日,赤壁市中伙铺镇罗县村五组村民叶卫平感慨道,原以为种藕很简单,通过学习才知道土壤处理、水位管理和病虫害防控都需要系统的技术支持。
为实行科学种植,实现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12月,在党员、“邻长”徐胜方的带领下,罗县村五组村民叶卫平、王雷明、叶东林、叶东风等人前往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暨湖北省水生蔬菜科学研究所,集中学习藕带种植技术,受到刘玉平老师、钟兰博士的热情接待。
近年来,罗县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产业。藕带作为一种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大的水生蔬菜,被视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然而,传统种植方式的局限性让村民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上面临诸多难题。
罗县村五组“邻长”徐胜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既是党员,也是退伍老兵,凭借扎实的党性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经常在田间地头和村民畅聊,主动为他们提供农业规划与技术指导,点燃了不少村民“干点事业”的想法。
在得知叶卫平等四位村民希望通过流转土地提升收入时,徐胜方主动为他们送规划、送技术,并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目前,他们流转的50多亩土地已完成平整,系统学习藕带种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在徐胜方的积极筹划和联系下,在罗县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此次集中考察学习。
学习期间,村民们深入考察藕带从选种、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管理技术,学习高产高效的科学种植方法,并了解现代化水生蔬菜种植的技术标准。基地专家重点介绍了藕带种植中使用的绿色农业技术,包括生态化的水肥管理、低碳环保的病虫害防控方法,以及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精细化种植的经验。
“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藕带种植的广阔前景,更加坚定了发展这一产业的决心。”村民叶东风说。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不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村组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罗县村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谋划藕带种植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赤壁做足“就业+”推动城镇和产业“双集中”
下一篇:
赤壁志愿者帮扶到家助老人共渡难关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