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壁市黄盖湖镇万亩稻田迎来大规模机械化收割。金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其间,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晾晒稻谷,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盖湖镇是传统农业乡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5万亩。镇政府提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开展水分监测、机械调度等前期准备工作,保障秋收高效有序。农户老李表示,今年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超1200斤,镇里提前协调好收割机械和秸秆处理,让农户收割更踏实。
秋收期间,黄盖湖镇同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构建“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多元模式。镇农业部门提前与凯迪生物发电公司签订秸秆回收协议,明确回收细节。收割时,秸秆粉碎后被直接运往发电企业,作为生物质发电燃料。部分质量较好的秸秆打捆压缩后,转化为牛羊青贮饲料,每吨为养殖户节省约200元成本。剩余秸秆用于堆肥还田,提升地力。过去秋收后,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污染环境且存在火灾隐患。如今,秸秆多元利用,农户获益且环保意识增强。
黄盖湖镇此次秋收不仅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还探索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路径。下一步,该镇将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深化企业合作,推动“秋收增效+生态保护+产业增收”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通讯员 汪彬彬 张航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管家式”服务解决秋收“急难愁盼”
下一篇:
白鹇“做客”居民家
自2020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赤壁市组建专业技术小组,深入茶园示范区域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工作,...
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习到的经验做法带回当地,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当地的农业绿色发展路径,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
15日,施工人员在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建设尾菜沼液处理设施、稀释池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缔造“大美咸宁”。
3月7日,位于嘉鱼经济开发区武汉新港产业园的武汉冠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橡胶制品生产线正在抓紧生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
21日,在嘉鱼县渡普镇福犇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内,记者看见黄牛成群,一头头膘肥体壮,负责人田长庚正忙着清理粪污。
日前,在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15组鑫水河鲈鱼养殖基地, 500多亩养殖水面波光粼粼,成群鲈鱼不时跃出水面,溅起阵阵水花,这...
如今走进春雷村,村道宽敞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绿意盎然,村民们共享建设成果,满眼都透露着幸福和喜悦。
此次经验交流,既展现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治理的“地方智慧”,也为全国不同区域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有27家,新建各类市场主体8家,正在培育2家秸秆利用企业和1家收储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