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黄沚瞻、通讯员简臣杰报道:2月24日,崇阳县港口乡东港竹业加工厂正式投产,作为该乡首个规模化楠竹加工企业,在绿水青山间蹚出一条“政府优服务、生态生金银”的乡村振兴路。
楠竹是港口乡的优势资源,全乡有近 6 万亩竹林。近年来,港口乡抢抓国家“以竹代塑”战略机遇,充分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做强做大“竹文章”,深入挖掘竹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港口乡小东港村的东港竹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车车新鲜的楠竹被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厂,新引进的竹材分拣、切片设备马达高速旋转,经过切断、破片等一系列加工工序,竹子变成了一次性筷子、烧烤签、青篾条等竹产品,其中青篾条发往浙江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竹帘和凉席等,产品供不应求。
东港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锦旋说:“我们工厂满负荷生产后,可日加工原竹70吨,年产值预计可达2300万元,发放工资200余万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提升港口乡楠竹产业的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项目的快速落地,是该乡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2024年9月份,面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34亩土地权属争议、资金短缺等难题,港口乡迅速成立服务小组,建立“一事一议”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我们聚焦高效服务,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协助企业完成审批流程;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协调解决用地、用工难题;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定期组织村企恳谈会化解矛盾。通过‘保姆式’服务吸引企业扎根,带动村民就业与村集体经济双提升。”港口乡小东港村党支部书记金席江介绍。
据悉,该企业采用“村集体供地+企业租赁”模式,盘活了小东港村34亩闲置土地,可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吸纳附近60名村民就业,其中25个岗位定向安置易地搬迁群众。同时,新厂建成也提升了省道小梅岭、月亮湾段人居环境,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厚植“生态绿” 奋战“开门红”
下一篇:
崇阳县铜钟乡打造8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自2014年6月始,崇阳全面启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将宣传教育与典型创树贯穿始终,标准建设与工作创新统筹推进...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瞿关心报道:10月1日上午,通城县麦市镇七里工业园引擎轰鸣,挖掘机正挥舞长臂,...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晏鹏杨淦川)近日, ,今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见习记者吴文谨报道:11月8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集中...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张文会报道:20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
浪口村是省级“绿色示范村”、“省级生态村”、“荆楚最美乡村”,今年以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对村庄进行美化...
近年来,咸安经发集团积极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熊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