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池鹏报道:8月14日,在崇阳县白霓镇石山村200亩吊瓜种植基地,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以前单做养殖业时,粪水处理是个大难题。现在发酵好的粪水直接送到地里当肥料,粪水有了好去处,吊瓜也长得更壮实。”合作社负责人夏学军介绍。
这笔“生态账”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经济账”。粪水就近就地还田,每吨运输成本节省2元左右;吊瓜种植的肥料投入,每亩减少约100元。“粪肥还田 +绿色防控”模式的推广,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更提升了吊瓜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当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崇阳县农业农村局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抓手,持续推广粪肥利用技术模式,每年在水稻、油菜、水果、雷竹、中药材等作物种植区域建设1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区,逐步构建起“六种技术模式、六大还田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引导种养主体科学开展粪肥还田利用。
其中,“六种技术模式”涵盖液肥车定点定量配送、大田作物田间暂存池、水肥一体化管网利用等,为不同场景下的粪肥利用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六大示范基地”针对雷竹、茶叶、中药材、粮油、水果等特色作物,打造了“粪水+秸秆覆盖+喷灌”“固体粪肥+定点配送+条施”等个性化技术集成样板,同时建设占补平衡瘠地培肥基地,让粪肥资源在更广阔领域发挥作用。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化学依赖”到“绿色循环”,崇阳县以“核心示范+区域带动”打造的种养循环农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更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崇阳为农户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下一篇:
崇阳龙林采摘园“绿玛瑙”甜蜜上线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黎志远、曾翠翠报道:“知母种子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我们这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项目建成后将对加快推进该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构建医药创新能力和研发平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通城县众创农场负责人吴海兵说道:“今天开这个中药材培训会,专家给我们中药材企业指导工作,培训演讲,我们收获很大,让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吴龙辉报道:近日,通城举办2019年中药材培训会。据介绍,本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现...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子明报道:3月18日,通城县大坪乡四甲村新翻耕的基地上, 50多位村民在种植中药材...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彭桃红)5月11日上午(本周六),香城都市报社将联合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开展“小小中医师国粹传承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李周凤、曾记录报道:22日,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华罗寨中药材种植基地上,成片的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报道:“在安徽亳州召开的2019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上,我们带去参展...
冬日,走进鄂南山区通城县中药材基地,药草飘香,药农忙碌其间。工人在艾舒宝生活用品公司生产车间瑶乡御草药业员工在组培实...
11月28日,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劲松中药材就业扶贫车间门前,村民在晾晒中药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