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通讯员李天宇、张珏报道:7月8日,嘉鱼县渡普镇蒲圻湖村,晨光穿透遮荫棚,洒在竹荪上,雪白的菌伞与村民的笑脸相映成趣;烘干车间内,设备有序运转,菌香混着机器轰鸣声,奏响产业振兴的欢歌。又是一年竹荪丰收季,这个以“一村一品”闻名的村庄,正以党建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竹荪在蒲圻湖村的“扎根”,源于市财政局与村党支部的一次“破局行动”。面对传统“两瓜两菜”产业效益波动、村民增收乏力的现实困境,市财政局驻蒲圻湖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村“两委”走村串户深入调研,敏锐地捕捉到竹荪种植的市场前景。支委成员带头走访在外能人,成功动员种植能人熊福返乡试种;党员主动协调土地流转,试种田很快落地成形。当年试种传来捷报,亩均利润超7000元,40余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集体经济由此迈出关键一步。
然而,村党支部并未止步于“种得活”的阶段,而是以更长远的眼光谋划“种得好”的路径——如何让竹荪产业从“起步”走向“升级”,成为村民持续增收的“铁杆庄稼”。
产业要壮大,技术是关键。村党支部聚焦“扩面增产”目标,主动对接高校资源,成功引进食用菌专家团队驻点指导。从优化种植密度到调控温湿度,从病虫害绿色防治到烘干工艺升级,高教授带着党员技术骨干蹲守田间棚室,手把手教村民“精耕细作”。“以前靠经验,现在有‘科技脑’,今年竹荪亩产预计能多收20斤干货。”种植户老陈笑着说。在党支部推动下,竹荪种植面积扩至93亩,旱地试种同步成功,产品供不应求,百余名村民端稳“菌菇饭碗”。
“产业发展既要让群众得实惠,更要为全镇探路子。”渡普镇党委书记江建斌来到蒲圻湖村,深入遮荫棚查看竹荪长势,在烘干车间询问加工流程,“村党支部要继续发挥‘主心骨’作用,把竹荪产业做成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样板田’,带动更多村户参与,让‘一村一品’变成‘一片一品’。”
“竹荪种植让集体和村民尝到了甜头,但振兴不能停步。”村党支部书记昌先发表示,将依托党建联建机制,联合周边村探索“竹荪+羊肚菌”轮作模式,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用“多菌联动”铺就致富路。
从“找路”到“走路”,从“试种”到“扩面”,蒲圻湖村的“菇”事里,处处可见党建引领的“红色印记”。这片因菌而兴的土地上,正孕育着更甜美的振兴希望。
编辑:hefan
上一篇:
嘉鱼打出组合拳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下一篇:
嘉鱼完成首笔“网签备案即预告登记”业务
朱哲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实力强。做到把农业作为招商引资重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产业引导,既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业、...
18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郭家湾一派产业振兴的美丽乡村风貌。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星摄。
胡剑芳时下,春风十里花开处,花海人潮笑春风。在咸安区高桥白水畈油菜花海,大幕东源花海,马桥建国畈花海,汀泗黄荆塘花海...
咸宁网讯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姜以钢报道:11月1日,市政协主席曾国平主持召开政协咸宁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十三次会议。...
从“吃瓜群众”到“卖瓜王婆”,体现出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变化,折射出政府部门服务方式的创新,也彰显出政府部门从“看客”...
大江南北、沃野田畴,亿万农民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咸宁网讯记者宋文虎、通讯员程丽、杨清报道:8月2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了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全国共有248个...
从村集体流转来一百五十余亩荒山的同时,企业还要做好源头选种育苗、中期技术服务和末期包装销售三个环节,确保亩产与增收,...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李瑞丰、张文会13日,全市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
郭家湾依托咸安区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行动示范村庄工程,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产业振兴相结合,建设1900亩福兴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