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弘扬“三大精神” 通山锻造融媒铁军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02 08:50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26日上午,在通山县厦铺镇冷水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山县融媒体中心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30余人,高举右拳,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青山翠谷间久久回荡,也奏响了通山融媒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的激昂乐章。

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苍松翠柏环绕中的冷水坪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全体党员整齐肃立,向长眠于此的英烈敬献花篮,寄托无尽哀思。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纪念碑的鎏金大字上,仿佛在轻声诉说这片红色土地往昔的峥嵘岁月与不朽荣光。

“这里曾是湘鄂赣边区革命的‘心脏’。”在冷水坪革命纪念馆内,讲解员的讲述拉开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幕。泛黄的电文、残缺的旧报纸、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静静陈列,无声却有力地展现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仰。

“95后”党员黄克胜在军史浮雕前伫立良久,内心被深深触动:“当真切触摸到这些历史的痕迹,才深切领悟到什么叫‘寸土千滴红军血’,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回溯土地革命时期,冷水坪作为湘鄂赣省委、省军区、鄂东南道委等党政军机关驻地,不仅建立起红军医院、兵工厂、军政干部学校、列宁学校等重要机构,更是成为湘鄂赣边区革命的核心指挥部。彭德怀、何长工、萧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战斗足迹,省委特派员吴致民更是在此英勇捐躯。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冷水坪革命根据地作为长江以南湖北坚持到最后的革命根据地,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2021年,冷水坪村被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承,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在古樟树下,一堂别开生面的“融媒党课”热烈开讲。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阮班新的话语掷地有声:“从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执着坚守,到98抗洪时筑起‘血肉长城’的英勇无畏,再到抗疫期间‘白衣逆行’的无私奉献,‘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一脉相承,它们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生动的讲述,鲜活的事例,让在场党员沉浸其中,时而屏气敛息认真聆听,时而掌声雷动心潮澎湃。

当正午的烈日为冷水坪镀上一层金边,党员们的讨论愈发热烈。大家围坐在一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对“三大精神”的深刻感悟与践行决心。在服务支点建设的征程中,通山融媒人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将以笔为犁,深耕新闻一线,挖掘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以镜为窗,捕捉时代光影,展现通山发展的崭新风貌。用脚力丈量通山的每一寸土地,用眼力洞察社会万象,用脑力思考新闻价值,用笔力书写动人篇章,让“三大精神”借助全媒体矩阵广泛传播,走进千家万户,为通山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是通山融媒人砥砺前行的新起点。他们将以“三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融媒铁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讲好通山故事,传播好通山声音,为通山的繁荣发展贡献融媒力量。

特约记者 程思 通讯员 文雅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县县域医共体开展2025年巡回医疗暨“323”健康巡讲活动
下一篇: 筑牢禁毒防线 守护万家平安 通山举行“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