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金志兵、严运玲报道:7月24日,咸宁市汇美达工贸有限公司投入1300万元添置的电炉在成型车间投入使用。至此,该公司节能减排实现了从重油炉到天燃气炉再到电炉的质的飞跃。
据悉,由该公司与上海东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生产钢化耐热玻璃产品的电炉,从材料的投入到产品的成型,实行全封闭作业,日产能达50吨,节能降耗达到20%,其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多年来,咸安区工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做活节能环保这篇大文章, 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坚持实施“绿色招商”,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入驻。
咸安经济开发区以节能为重点构建资源梯级利用的循环体系,在企业层面、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实现“三层次”的循环发展。
企业层面实现“小循环”。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污水和大气排放,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内部循环。天源纺织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发并实施的“高品质苎麻纤维生产新工艺及废水治理循环利用”项目,不仅提高了苎麻纤维的品质,将每吨精干麻的生产成本降低了800元至1200元,而且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
产业内部实现“中循环”。在相关联的企业进行能量梯级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和循环使用。以巨宁森工为龙头的森工产业,利用原木、楠竹和回收的废旧木材为原料,生产木质竹质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木塑环保板材,为下游企业提供木材深加工基材。以澳森木业为龙头的地板加工企业,以巨宁森工提供的板材为原料,生产多层地板、强化地板、竹地板、实木地板、木塑地板等产品。依托湖北瑞宁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巨宁森工、澳森木业等上游企业的“三剩物”,生产竹质木质纤维板。
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之间“大循环”。在建的热电中心,以工业园区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为燃料,通过热电联产,为开发区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电能和热能,实现能量系统集成和能量梯级利用。
目前,该区完成了巨宁废弃物再利用、汇美达“油改气”、“气改电”、湖北华博和湖北华声的节能电机、天成纺织污水处理等8个节能减排项目。在纺织、森工、机电等行业中,已建立了17家省级和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
近年来,该区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及电耗总体下降了16.67%、3.71%、5.78% 。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城乡管理执法局派出执法人员 保障演出秩序
下一篇:
咸安织出世界顶尖奢侈品牌面料 环保与质量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