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安区档案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链接时空、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肩负着“为党建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为“五个咸安”建设默默奉献。
元月13日,在湖北省档案工作表彰大会上,咸安区被授予全省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区荣誉称号。
链接时空 在清贫中牢记史命
从怀德路老中城往菜市场方向,转一巷道,就到了一栋淹没在咸安老街旧巷里的老式四层D级危房——咸安档案局。
“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为全区担好档案记录的职责。”说起档案工作,局长吴新平淡然一笑。因为是摄影爱好者,摄影的灵感让他成就一件大事。
大屋雷村民俗馆是我市首家村级民俗馆,该馆收藏了散落在村庄的500余件生产、生活、信仰等民俗实物,利用废弃的礼堂集中展示。去年2月,吴新平下村走访正好碰上,一种档案人的直觉和使命感在心中升腾。于是他策划了一次新颖独特的、用影像方式保护实物档案的摄影活动。他迅速组织有关民俗和摄影专家,以图文形式抢救性记录省级民俗村桂花镇石城村大屋雷实物档案,联合市局出版《石城村实物档案集锦》图册。同年6月,大屋雷民俗馆因暴雨跨塌,部分民俗实物被毁坏,庆幸的是,区档案局及时以图书的形式延续了人们对这些珍贵实物档案的记忆。12月,由市区档案局联合撰写的《石城村民俗实物档案保护研究》,在省档案局2014年优秀科技成果奖励项目评比中获科研二等奖。
同样,这群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独到的眼光,开展了珍贵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在咸安籍当代名人档案征集活动中,区档案局工作人员在汀泗桥镇星星村已故全国人大农民代表王治槐家,征集到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人大代表证和全国人大代表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照。另外,还征集到民国时期的土地契约、新中国早期结婚证、扫盲证、工分票、知青档案,烈士英名录等,进馆收藏。
为链接时空,还原历史,还是这一批人,牵头组织了全国第一部以县为单位编写的20万字的《侵华日军在咸罪行录》一书,获全省档案编研成果优秀奖。武大离休教授童云扬已将此书送往日本,请人翻译成日文扩大宣传。还在高桥镇澄水洞村举行了书籍首发式和“九门万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社会反响良好。《咸安区方言志》获全省档案编研成果二等奖。
为国守史 在寂寞中坚守职责
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
咸安档案局干部职工,视档案安全为自己的生命。短短的接触,笔者感受颇深。
“为了档案安全,每月必须对库房进行熏蒸和消毒。”工作人员王娴说,在档案库房,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记载,适时通风、去湿、调温。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区档案局硬是挤出资金2万元,增添了现代化的电子监控和防火设施。为馆藏的42594条电子档案数据做了及时备份,并向市局报送了电子档案备份光盘,做到了异地备份。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局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值班,确保档案万无一失。
“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咸安档案局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加强婚姻、低保、优抚、二轮延保、山林权证等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为群众免费提供优质档案查阅服务。全年共接待查阅利用档案1276人次,1084卷次。其中,为配合全区林权改革,为林业部门复制林权档案355份。
乐于奉献 在快乐中铸就辉煌
枯燥而不乏味,庄重而不失灵秀,快乐就在奉献和忙碌之中。
“是这个清水荷塘,造就了我们廉洁的品性;吃苦的精神,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别样的绚丽。”在区档案局工作20余年的党员王静梅乐观地一笑。
抢救性征集咸安区珍贵历史档案,主动记录濒危历史文化、保留传统记忆;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入库……烦琐的日复一日、枯燥的年复一年;奉献中的咸安档案局干部职工,默默地助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咸安人读志读史,地方文化特质得到了发掘和提炼,精神层次得到了凝聚和提升。(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陈政 万默)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区委组织部多措并举 整改落实回应群众关切
下一篇:
通城商务局积极谋划外贸出口 确保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