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张玲
“真没想到打个电话,半个月就把欠薪追回来了!”拿着被拖欠已久的工资,咸安区市民王先生难掩激动。这背后,是咸安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过“分级处置+协同增效+科技赋能”新机制,让群众诉求从“有回应”向“快解决、好解决”转变的生动实践。
■分级统筹破解“踢皮球”难题
过去举报小区外占道经营,常因执法权责划分不清引发部门推诿——这是咸安区曾存的典型困境。彼时,市区执法权责交叉、机构改革后职能衔接不畅,不仅城管领域的“路段管辖模糊”,市场监管领域也面临“跨区监管真空”等问题。市区两级分级处置制度,明确市直部门负责政策制定与跨区协调,区直部门专注属地管理和具体处置,实现了权责清晰的“无缝衔接”。自该制度实施以来,跨层级问题纠纷同比下降95%,彻底告别了“多头管理”的窘境。
在分类管理上,《工单部门职责一览表》将诉求细分为22个类型,“基层吹号、部门报到”的响应模式让处理更精准。依托涵盖5000余条政策信息的知识库支撑,工单派单精准度,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100%。针对高频疑难工单,联席会议和“AB角”协同机制发挥奇效,2024年通过线上沟通解决9529件,联席会化解156件复杂诉求,争议退单量锐减70%。
■多元联办构建服务闭环
“两次协调未果的事,没想到区长亲自督办。”去年,25件久拖未决的“硬骨头”通过《区长专报》得到彻底解决。咸安区创新推出的“区长专办+局长督办+部门联办”机制,为不同类型诉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涉企服务更是按下“加速键”:企业诉求4小时内签收、24小时上门核查的“局长督办”机制,让处理周期缩短22%,重复投诉率下降30%,满意度升至92%。面对跨部门难题,热线中心牵头的“联合专班”取代了传统牵头模式,推动跨部门、跨乡镇协作纠纷分别减少50%和10%,问题解决周期平均缩短25%。
■科技赋能实现“未诉先办”
今年春节用水投诉降20%、强降雨车辆泡水事故减30%——这组数据背后,是人工智能的“预警魔力”。咸安区接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群众诉求预测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社会热点,提前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
与此同时,热线与“咸安微家园”等平台的打通,实现了诉求“多向接办、多向反馈”。“黄橙红”三色预警系统全程盯办,对超时工单实时提醒,确保4万余件诉求办理时长缩短25%,签收、受理、办结率全部100%。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服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咸安区12345热线用机制创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政务服务的温度直抵民心。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总投资15.7亿元 咸安集中签约8个智能装备制造项目
下一篇:
农民吴天平十八载坚持为岳母送餐传佳话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丁伟、通讯员田明报道:近期,崇阳县卫健系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
据了解,正是对“3+”新机制的不断探索,过去一年,咸安区所处理的4万余件“12345”工单中,办理时长同比缩短了25%,按时签...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沈荣华报道:17日, ,截至目前,该县3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据县发改局局长赵...
“为了吃得安全放心,我们找了3家餐馆,直到看到这家餐馆公示牌上张贴的笑脸图案,我们才放心地走进来。据了解,为深入开展餐...
近日,市烟草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知识培训。全市系统共计353名...
陈涵李琼近年来,咸安区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薄弱环节,加强...
针对这一情况,该院投资700万元新建近2000平方米的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机也增加到65台,春节前可投入运营,病人透析不需要排队...
12月23日,咸安区林科所苗圃基地,十余名村民在进行油茶起苗、分级、转运、拼床工作,方便今后移栽。
针对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层接不住、上级放不下、病人不认真等问题,他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地调研,于2024年初就着手...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明助报道:1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带领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