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通讯员 陶满玲 皮博 报道71岁的刘爱勤是潘家湾镇潘湾社区一位普通居民,对妻子,他矢志不渝;对子女,他舐犊情深;对姨姐,他无微不至;对邻居,他助人为乐。他用自己的乐观和奉献感动了身边的人,他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1968年,刘爱勤作为知青,下乡来到原嘉鱼县渡普镇烟墩村7组,后任生产队队长。下乡以来,刘爱勤为了家庭,放弃了去师范工作的机会,放弃了回城的优越生活,在姨姐中风卧病在床无人照顾之时,毅然决定接回家照顾,用豁达的态度和纯朴的方式爱护妻子、照顾亲属、团结邻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
他奉献不为索取,谋事不为谋利,不看重名利得失,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47年来真情矢志不渝
1976年,在熟人的介绍下,从武汉到嘉鱼的下乡知青刘爱勤与妻子沈会元相识、相知、相爱,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夫妻俩相亲相爱,勤俭持家,很快又生儿育女,尽管生活中有着很多困难和艰辛,但是他仍然用真善美的眼睛去看世界,怀抱着爱与希望去生活,去照顾爱人,去维持生计。走进他家,会发现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虽然日子清贫,但四口之家倒也其乐融融、和谐温馨。
“不管生活多艰辛,条件多艰苦,丈夫总能乐观去看待,积极去面对,所以我也不觉得苦了,日子也过得很幸福。”回想起结婚多年的时光,妻子沈会元感叹道。
作为当时的下乡知青,婚后刘爱勤有两次返回故乡武汉的机会,但前提是不能携带家属,为了不和爱人、孩子分隔两地,他毅然放弃。一边是城市轻松的工作,优渥的生活条件,一边是农村艰苦的体力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刘爱勤说:“我从不后悔作出这个决定,这里有我的家,我的亲人,照顾好妻儿是我的责任。”在他和妻子的日夜操劳下,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生活有了很大的起色,还盖起了三层的楼房,日子越来越红火。
刘爱勤退休后,妻子沈会元便在潘湾社区税务所的食堂上班补贴家用,因为心疼妻子,刘爱勤经常去给妻子帮忙,两个人做事拿着一个人的工资,他却乐此不疲。他总是说:“能够分担一点就分担一点。”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关系中,刘爱勤夫妇总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夫妻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得到了街坊邻里的一致认可。
沈会元说:“每次有小摩擦的时候,丈夫都不会和她计较,无论是谁对谁错,总是先服软道歉。”他们尊重长辈,关心爱护子女,追求淡泊,提倡节约,严于律己,以言行影响儿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刘爱勤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极其普通的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构建了一个相互理解、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一种热爱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态,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尽孝道、讲亲情的传统美德。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家庭生活画卷。
27年来照顾无微不至
1996年,刘爱勤的姨姐沈顺嘉因为中风而导致腿部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考虑到姨姐孤身一人的情况,刘爱勤主动向妻子提议将姨姐沈顺嘉接到家中照顾,在沈顺嘉最无助的时候,夫妻俩送来了温暖。“姨姐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我们夫妻俩是她唯一的亲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心尽力照顾她。”刘爱勤说。
一句简单的承诺换来的是二十七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由于中风瘫痪在床,刘爱勤每天都要给她翻身、擦身体、清理卫生,一做就是27年。
由于长期卧床,刘爱勤姨姐的食欲不好,刘爱勤夫妻俩就变着花样地给姨姐做些蛋羹、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沈顺嘉的食欲渐渐好了起来,心情也好了起来。为了给沈顺嘉解闷,刘爱勤买了一把轮椅,夫妻俩每天早上和傍晚带她去江堤上“兜风”,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沈顺嘉有时需要打针,刘爱勤专门在家中的墙上钉了一个钉子挂盐水瓶,请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来家中为沈顺嘉打针。由于长期不运动,很容易对肌肉形成萎缩,夫妻俩就扶着沈顺嘉一点点行走,竭尽所能的细心照料,在如此精心的照顾下,沈顺嘉的双腿从以前的完全不能走路到现在可以勉强走路,是他们的支持让沈顺嘉能够更勇敢地面对生活,也更加乐观地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记者来到刘爱勤家中时,姨姐沈顺嘉正在家中散步。她说:“起先我一直卧病在床,现在能走了,我每天都会在家来回走几圈,走几圈人舒服一些。”
二十七年如一日的照顾说不困难是不可能的,照顾姨姐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夫妻俩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姨姐的心灵,对他们来说,27年的陪伴,早已成了一家人。沈顺嘉说:“虽然我没有儿女,但是有妹妹和妹夫的照顾,有一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我很满足。”
在刘爱勤的影响下,他的儿女对长辈也十分孝顺。他的一言一行被周围的人看在眼里,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和赞扬,在社区起到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示范作用。
54年来工作任劳任怨
1968-1974年,那是刘爱勤认为最有价值的六年。这六年,他作为知青来到渡普镇原烟墩村七组,在那里留下了属于他的青春岁月。正如他说的那样,当年很苦,想起来很甜,不能忘,也忘不了。那段时间,刘爱勤白天顶着烈日积极参加劳动,晚上靠着柴油灯坚持读书学习,昼耕夜诵的他很快就当上了生产队的大队长,并且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磨练中,形成了自强、自立、自信、自重的品格,培养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生产队大队长期间,刘爱勤得到了去师范工作的机会,但考虑到自己是大队长,队里有家境十分困难的年轻人需要工作的机会,他便将机会让给了更有需要的人,自己则选择在农村落地、开花、结果。“我不觉得在农村生活有多苦多累,相反我还很满足在农村的生活,所以我将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刘爱勤说。
1975-2007年,刘爱勤又辗转到砖瓦厂工作了32年,200余斤的板车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尽管工作繁重,他仍然乐观面对生活,他常笑着说:“好身体都是拉砖锻炼出来的。”
退休后,他仍在发挥余热,用善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用温情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刘爱勤早上帮助妻子工作,中午再赶回来给姨姐沈顺嘉做饭。对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有时间,他每次都会积极参加,无论是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还是节假日相关的文化活动,他都会积极响应号召。
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要求当志愿者,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卡口值守工作,协助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喷洒消毒,主动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引导等工作。
他说:“虽然我的年纪比较大,但是我的身体还是很健康,我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到大家。”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居民纷纷自发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
邻里乡亲遇到了困难,他每次都会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尽心尽力地去做。
“这么多年不管谁家有困难,他能帮的一定帮,他对老伴跟姨姐的好我们也都看在眼里,刘大爷真是我们的榜样!”刘爱勤的邻居田秀芬说道。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汪利珍:从都市“打工妹”到致富“新农人”
下一篇:
转出一片新天地——记省劳模、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技术带头人徐前华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17日发布一项研究称, 2016年约74.5万人死于因工作时间过长引发的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比2000年增...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利利通讯员陈爱兰)爹爹中风心中烦闷,经常有事没事找婆婆的茬。李爹爹诉苦称,自从他中风后,老...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周阳通讯员钟会艳沈银)路遇老人摔倒,你会怎么做?市城管执法委综合执法四大队执法队员用行动给出...
日前,嘉鱼警方接到一条线索:位于该镇鱼岳镇牛头山较偏僻的古家老屋,有人在路边菜地种罂粟。
8月31日,赤壁市志愿者协会红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熊世炎老人家中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家务,还为老人洗头理...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报道:近日,咸安区永安街道咸宁高中老宿舍,居民唐昭元通过摇动护理床,扶90多岁的母亲黄莲英起身、喂水。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方娇报道:9月30日,咸宁市兴烨纺织厂负责人潘建树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将一万元现金亲自交到马桥镇鳌山村...
通讯:“感谢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存的机会”——中医诊疗造福纳米比亚人新华社记者吴长伟老年人在得了中风后康复治疗是一大挑战...
她告诉记者,她患病后,十几年来吃喝拉撒全靠女儿,是女儿的坚强和乐观,让她重新振作起来,有这样的女儿她很满足。
众多议员对麦康奈尔的健康状况表示担忧,也有人对其继续担任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能力提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