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春光烂漫。斧头湖畔,成群结队的露营人,把时光铺展在湖光与草色之间。
廖世斌穿梭在惬意畅享时光的人群中,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看好小孩,不要到湖边玩耍,以免落水;离开时,请把垃圾带走……”
54岁的廖世斌是咸安区贺胜桥镇滨湖村十组村民,2019年被聘任为咸安区斧头湖民间湖长。六年来,他先后获得“最美民间河湖长”“桂乡楷模”“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风雨无阻巡湖
斧头湖是湖北省第四大淡水湖泊,位于嘉鱼、江夏、咸安三地交界处,面积161平方公里。廖世斌负责的线路总长25.79公里。每天早餐后,他就驱车沿湖巡查,风雨无阻,累计走了4.5万公里,巡湖时间超17520小时。
“民间湖长”具体要做什么呢?4月2日,廖世斌带着记者一边巡湖一边介绍道:“要仔细查看水体是否被污染,闻闻看是否有异味,湖面有没有垃圾或漂浮物,岸边有没有落地垃圾,有没有人违规钓鱼……”
“那里有垃圾,我去捡下。”眼尖的他看到草丛里藏着一个塑料袋,立即停车,拿上垃圾钳、垃圾袋去捡拾。
廖世斌介绍,春暖花开时节,到湖边露营、烧烤的市民们越来越多。大多数市民的素质都很高,临走时会把垃圾带走,也有少部分人不管不顾,直接走人。在巡湖时,他细心查看,将垃圾一一清理。
“巡湖不是简单地走走看看,而要认真细致地揪出问题。”在廖世斌看来,日常巡查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劝导不文明行为,收集市民群众的建议,向有关部门汇报。
廖世斌打开手机相册,翻出一张照片:他背着一个装满渔具的大挎包。“这些渔具都是没收的。”廖世斌称,每年禁渔期,总有很多外地及本地垂钓爱好者到湖边违规垂钓,他严加巡查,对屡劝不改者,经上级批准,给予严重警告,并没收渔具。
滨湖村村民们都说,自从当了湖长,老廖变得“六亲不认”了。
廖世斌的姐夫热衷于垂钓。2023年禁渔期内,他多次到斧头湖钓鱼。廖世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三番五次耐心劝导无效后,将姐夫的鱼竿砸了。看到廖世斌如此“无情无义”,姐夫再也不敢在禁渔期钓鱼,村民们也不敢了。
上门入户宣传
湖长,如同湖的“家长”,不仅要眼里有湖,更要心里有湖。这是廖世斌“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动力源泉。
怎么样才能当好“家长”呢?廖世斌认为,必须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同时更需要耐心劝导和宣传引导,否则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除常规巡湖护岸,当好巡查员外,廖世斌还加大宣传,当好宣传员。
“小时候,湖水多么清澈,湖里鱼虾清晰可见,带给我们快乐,也养育我们长大。现在,我们要齐心协力保护好这片湖。”在湖边长大的廖世斌,对斧头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走村入户,劝导村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斧头湖”。
廖世斌见过斧头湖如画般美丽的模样,也见过斧头湖遭到破坏的模样。“那都是非法捕捞、围湖拉网养殖、电鱼、毒鱼、炸鱼导致的。”廖世斌很心痛。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划桨”,才能让保护斧头湖的“巨舰”扬帆远航、破浪前行。为充分发挥好村民护湖护水的力量,廖世斌还积极开展湖泊保护宣传工作,经常利用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宣传,并向村民发放宣传单,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在廖世斌的带动下,村民护湖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爱湖意识明显增强。平日里,若遇到不文明行为、违法行为,立即向廖世斌举报。
在禁渔期,廖世斌更是一刻不敢松懈。他在隐蔽地段和执法力量薄弱的夜间加强巡查,对违法捕鱼、钓鱼的人员,他积极宣传国家禁渔政策,按规定收缴渔具。六年来,他劝退违法钓鱼者千余人。
廖世斌还是贺胜桥镇政府聘任的一名护林员,守护滨湖村十五个组林区安全。近几年来,得益于他的每日巡查和宣传动员,林区未发生一起火灾。
不惧危险救人
“老廖是斧头湖的‘流动哨’,也是村民的‘救护员’。”村民张仁会说。
2019年8月,巡湖中的廖世斌突然听到呼救声。他立即拿起救生圈,狂奔而去,跳入水中。落水者是一名年轻小伙子,身着雨裤且已经进水,落水处水深两三米。廖世斌急而不乱,先将小伙子的雨裤解开,再慢慢将他拖到岸边。因为荷叶茂密,茎秆带刺,加之水草又多,廖世斌用上全身力气,才回到岸上。
原来,当天落水的小伙子和两名同伴到湖边摘莲蓬,一不小心踩到了深水区,而他们3人都不会游泳。小伙子得救后,岸边围观的村民纷纷说,得亏廖世斌在巡湖,也熟悉水域情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小伙子对廖世斌也感激不尽。廖世斌教育他“一定要珍爱生命,不要再做类似危险之事”。
同年11月,滨湖村垂钓公园沿湖绿化。一名年过六旬的绿化工人骑电动三轮车不小心冲到湖里。正在巡湖的廖世斌见状,立即跳入水中,先救人,再将电动车捞起来。
廖世斌了解得知,加上驾驶员,这辆电动车上共五人,这是严重超载。“你们这样太危险了,今天真是万幸。60多岁了,爱惜自己,才能少受苦,才能为子女减少负担。”廖世斌严厉劝慰道。
2023年,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骑农用三轮车从湖边经过。因车速过快,掌控不稳,导致侧翻,老人被压在车下。廖世斌见状,立即上前,将老人救出,并送回家。
“你不怕被讹吗?”村民问。“我是民间湖长,救人也是我的职责之一,何况我还穿着制服呢。”廖世斌骄傲地说,自被聘任为民间湖长以来,他几乎跟每个村民都打过交道,这个职业和这身制服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和动力。
极目远眺,斧头湖碧波荡漾,与蓝天白云交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廖世斌,这位普通的民间湖长,用一腔热忱,默默地守护着家乡的青山绿水……
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 通讯员 陈慧君 阮玉洁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求真求善酿美酒——记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鹤楼酒业(咸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毅
下一篇:
27载热血征程,用坚守诠释无疆大爱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陈婧)18日,市民向香城都市报投诉称,咸安东门小学及南门中学门口附近的路面被垃圾所侵占,严重影响...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杜培清)“咸安文笔路的青龙山公园长时间无人管理,垃圾遍地,里面的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和修复,都快成...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陈婧)18日,市民向香城都市报投诉称,咸安东门小学及南门中学门口附近的路面被垃圾所侵占,严重影响...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亚平报道:20日,有网民在咸宁新闻网(咸宁论坛)上发帖称,同一条街上经营的店铺,每年收取的“垃圾处...
通讯员杜春近日,走进鱼岳镇,一条条崭新洁净的街道,一排排整齐葱郁的绿化树,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映入眼帘……这里呈现一片全...
特约记者李星通讯员黄妮运输车来回穿梭,志愿者挥锹铲土……21日,区政府办深入青龙社区第六网格,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处...
咸宁网讯(通讯员黎星光)为加快废除通城县农村敞口垃圾池,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连日来,通城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执法局组...
通讯员黎星光为加快废除通城县农村敞口垃圾池,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连日来,通城县城市规划和管理执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在...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全闯、郑梦溪8日,记者来到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刷黑硬化的沥青马路、清澈见底的西泉河、整...
咸宁网讯通讯员徐世聪、雷蓓报道:“村里垃圾都集中收入配发的垃圾桶,定期有垃圾车将垃圾回收,环境卫生好多了……”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