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右一)向工友分享自己拍到的江豚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灿 摄)
从猫道上俯瞰江豚嬉戏畅游。 (截取自陈诚拍摄视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柳 戴辉 张灿
实习生 袁旻 通讯员 杨鑫 许豹
“看,我拍的长江‘微笑天使’!”7月7日,骄阳似火,武汉双柳长江大桥百米高空的猫道上,陈诚自豪地向工友们展示刚拍到的江豚视频,时长3分钟。
猫道,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下的临时便道。当天,作为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38岁的陈诚正在猫道上巡视钢箱梁的架设情况,忽然,下方江面泛起一阵异样水波。陈诚停下了脚步,直觉告诉他,那不是普通的江浪。他迅速掏出手机,拍下珍贵一幕:原来,是6头江豚在尚未合龙的大桥下自由跃动,嬉戏畅游。
陈诚不仅将江豚视频发到工作群,还迅速发给了妻子钱瑶。几天前,他们8岁的儿子陈楷文准备学校生态环保的演讲,听说爸爸工作的桥下有江豚,便毫不犹豫地选了“保护江豚”作主题。在妈妈陪伴下,小家伙查资料、剪视频……可缺少爸爸亲自拍到的画面,多少有点提不起劲儿。
这次,江豚终于“游”进了爸爸的镜头。小楷文一遍遍给同学播放,自豪地说:“它们就在我爸爸建大桥的水域!”
双柳长江大桥是武汉第12座长江大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北岸连接新洲,南岸通向鄂州华容,建成后两地车程将从90分钟缩短至5分钟。可在陈诚眼中,这座桥承载的远不止是速度和效率。
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双柳长江大桥下游约2公里处的江湾,是江豚在武汉出没最频繁的水域之一,被称作“江豚湾”。
“你看,我们的江豚海报都挂在1700多米长的高空猫道上。”陈诚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你的微笑我来守护”成了所有工友的默契。
一旁的湖北交投双柳桥公司副总经理付永乐说,为让江豚“安居”,建设从一开始就尽可能为自然让路。比如,桥址选线避开了长江中游物种“生物基因库”涨渡湖湿地,多绕出1公里;主桥采用一跨过江,桥墩全部落在陆地上;栈桥抢在枯水期架设,主塔桩基、承台赶在汛期前完工,避开水生动物活动高峰期;80%的钢梁涂装工序在工厂预制完成后再运至现场组装……
在大江两岸,承建单位中交二航局与中铁大桥局将“生态保护”写进了每一道工序。
混凝土拌和站是桥梁建设重要的生产场所。陈诚带人深夜到周边测噪声,最终将拌和站全封闭运行,并在料罐顶部加装脉冲式除尘装置,减少扬尘与噪声污染。
桥梁施工常用的液压千斤顶也暗藏风险。一次边跨作业中,设备轻微漏油。“幸好设备是在岸上,只有零星的油点吹到岸边场地,马上就处理了。”陈诚仍有些后怕。此后,他们在猫道上布设40多团吸油棉和油桶,加强设备巡检,“宁可慢一点,也不能让江水出问题,惊扰到江豚。”
工地文化也在悄然改变。南北岸两个项目部,新工友进场不仅要接受安全教育,而且要走进“环保大课堂”。
3年来,大桥与江豚一同“生长”。2022年,双柳长江大桥刚开工那年,附近江段活跃着五六头江豚。根据近年的调查,从双柳一直到罗霍洲头,稳定分布着约20头的江豚种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相关专家表示,新洲双柳段是武汉市江豚分布稳定且集中的一个水域,这部分水域为这些珍稀的水生哺乳动物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适宜的栖息环境。
小心翼翼打桩架梁,按下静音键施工,江豚们用“定居”回应了这份守护。
“桥总有一天会完工。”陈诚望着脚下的江水说,“那份对江豚、对自然的在意,会一直留在我们建桥人的心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机器狗走出窝 无人机飞出巢 百余台机器人员工战高温保供电
下一篇:
1000余名高校志愿者助力378个暑托班 江城暑假爱心托管班昨日开班
通讯员袁丽明摄为解决库区百姓水路出行难的问题,慈口乡政府在各级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继黄金大桥修成通车后,于2017年12月...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特约记者孔帆升、徐辉报道:新建成通车的新城大桥,双向4车道,配以宽阔的人行道,东侧桥头还配套建成公厕。...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实习生张敏特约记者李星)“吊瓜种植已经成为我收入的主要来源。”3月29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
咸宁网讯(通讯员毛柯人)日前,通城县县委书记、隽水河县级河长熊亚平率县委办、信访、水利、环保、国土、住建等部门负责人...
咸宁网讯通讯员钟通利报道:3月26日上午,通城县大坪乡下畈村铁柱港河南岸,总投资5.19亿元的通城县城区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正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敏通讯员吴翔6月4日,咸安区官埠桥镇窑咀大桥,桥面人行道及护栏粉刷一新,红白相间的色彩把横跨淦河...
自3月12日左湖大桥满足复工条件以来,以每日架设3至4片箱梁的速度向前安全推进,实现人员零感染、安全零事故,圆满地完成了左...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泉水报道6月2日上午, “何塅大桥”建设资金捐赠启动仪式在通城县麦市镇何塅村会议室举行,咸宁职业教育(集...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张敬、实习记者丁妍报道:自7月下旬以来,崇阳县开启高温“炙烤”模式。在施工现场,工人们头顶烈日,紧张...
咸宁网讯通讯员杨卫兵刘泉水报道在国家第7个扶贫日(10月17日)即将来临之际, 10月15日上午,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