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0年时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他提前布局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勇闯市场蓝海。今天的《对话湖北科技型企业家》,来认识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
红外探测技术,是人类突破视觉障碍的“第三只眼”。在武汉高德红外,我们得知了一组喜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企业预计净利润近1.9亿元,同比增长近960%。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立:当时我们国内是没有红外热成像仪的整机,当然我自己亲自也干研发,我们是第一次做出来,它到底有什么用,用在哪里?当时我们就背着机器,差不多就是100斤,一个人跑山东、跑东北,所以一点一滴地让他(市场)觉得这东西真管用。
1999年,黄立放弃国企“铁饭碗”,用全部积蓄30万元创立高德红外。2003年,红外测温产品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企业步入正轨;2010年高德红外上市后,他却做出惊人之举,将全部利润和募集资金近20亿元投入红外芯片研发,开启“八年攻坚”。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立:干红外芯片老实说也是逼出来的,甚至于是气出来的。我们在2008年左右被西方制裁了,我们掏着高价的钱去买人家的芯片,人家还今天给你,明天不给你,有些芯片拿过来其实有问题的,他不给你退,也不给你换,你爱买就买,不买就拉倒,不把这一关突破,其实我们公司迟早也是要死的,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7年,高性能红外探测器芯片终于研制成功;2018年,实现量产,一举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直接将同类型进口产品价格打了下来。如今,高德红外已构建红外应用系统全产业链的搭建,年产红外产品超150万台,成功申请专利超1000项。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立:我们未来的创新,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候,最终一定是体系竞争,整个高德的研发团队几乎覆盖了我们现在能够说得上的高科技的类别,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完整的科研体系。
黄立曾说,要把创新当呼吸一样自然。这些年,他的创新版图不断扩张。亲自担任首席科学家,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从国际领先到临床应用;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系统等前沿领域都有突破……时代浪潮中,这位创新者正在书写自己的答案。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立:一定要全身心地把高科技做好,我们湖北的民营企业家,对于未来的展望确实充满了信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郭裕铭)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向20多万游客宣传大别山精神 红色讲解一线,她已扎根16年
下一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实事解难题 | 鄂州:“托养+就业”照亮残疾人幸福路
2024年,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每年将安排至少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包含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13个细分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特别是在医院、药房以及机器人诊疗方面,加速机器人落地场景...
举杠铃、直膝行走、与人微笑互动、被推倒后迅速站起……2月5日,湖北“新春第一会”上, “劳动者”“荆楚”等10款人形机器人...
除“荆楚一号”外,灏存科技目前正与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头部公司展开合作, “湖北智慧”加速闪...
3月20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
■嘉宾主持4月10日,第十三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在光谷广场环形站厅拉开帷幕,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共同...
武昌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荆楚”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落地机遇,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阳光雨露,力争实现一年起步、三年...
6月4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一踏入位于中国光谷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
“见证燕矶长江大桥全球最长猫道”“人形机器人玩梗蒜鸟蒜鸟”“人形机器人挑战全球最长猫道”“人形机器人的底层逻辑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