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建成支点,特别报道《看支点》聚焦支点建设七大战略,探访经济一线生动实践,今天播出第二集,下面把时间交给程丞。
《看支点》今天来说说创新策源力。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使命。“创新策源”,生成于“策”的推动和引导,落脚于“源”的活力与潜力。近年来,湖北通过不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支持体系,持续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今年上半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10296家,同比增长17.2%;技术合同成交额3187.71亿元,同比增长10.55%。一粒科技创新的“金种子”如何长成参天大树?一起来看湖北的创新故事。
记者 王珣:通过2.15万公里外的北斗卫星,我的实时位置能够得到准确定位,而且误差不会超过1厘米。高精度定位的背后,就是靠我手上的这样一枚只有半个小拇指盖大小的芯片,它是全球尺寸最小的北斗优先芯片,却能够将北斗信号的捕获速度提升了20倍。
记者 王珣:信号传输快,奔跑速度也快。从这里诞生的高速磁悬浮电磁推进技术可以实现百公里加速不到1秒,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650公里,未来还将突破每小时800公里的时速。
记者 王珣:突破极限的还有国家大科学装置——平顶脉冲磁场,今年以71.36特斯拉的数值,刷新了全球纪录。
从实验室到国家大科学装置再到企业,一项项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成果在荆楚大地不断涌现。在中信科移动创新中心,这台搭载着太阳能板的设备,是6G“空天一体化”系统中的卫星,可以无缝覆盖全球,让6G网络速率比5G提升10倍以上,进入万兆时代。
中信科移动创新中心资深工程师 苏昕:现在我们的移动通信系统从感官上来讲,只能提供语音、图像、视频流这样一些通信方式,6G全息通信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通信体验,让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去进入一个虚拟的空间。
今年新春第一会,明确以科创引领,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全力以赴地夯基垒台之下,湖北以“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为力量矩阵的“四梁八柱”科创体系正让创新因子加速迸发,不断夯实创新策源的力量根基。
记者 王珣:从省级层面看,一个更为令人期待的创新策源体系已经架构,依托“71020”高校创新体系,支撑“61020”全链条攻关,引领“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面升级。让人才、科研和产业释放出“1+1+1>3”的协同创新效应,强化“创新策源”的体系化支撑。
在这样的创新策源体系中,如何实现人才、科研、产业“1+1+1>3”?让我们去“无边界教室”寻找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2级学生 林汉超:大家好,研究生期间,我会跟随团队来到我们国家地貌最独特、气候最极端的地区进行实验,现在我所处的吐鲁番火焰山,在这里地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70度以上,我们团队将测试转向功能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也是在这样“无边界”的教室中,我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为打造“无边界教室”,武汉理工大学依托汽车、材料等优势学科,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和东风集团等企业合作,企业车间、联合实验室都成为了教学场域。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 谢长君:很大的特点就是7个不同的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起。
记者 王珣:融合了各种学科来解决企业的真问题、真需求。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 谢长君:对,实训平台的开设都是我们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制定的,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服务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教室破壁,破除的是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墙。这是湖北提升创新策源力的谋远之举。今年以来,湖北奋楫先行,在全国率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着重在教育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分类培养等方面布局前行;眼下,湖北越来越多的教授正走进企业变老总、越来越多的科企高管拿起教案带学生、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理人带着市场深入院系。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拆墙行动”,正为湖北逐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全新通道。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 谢长君:我们首届东方跃迁班(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学生,超80%的毕业生扎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研发的核心岗位,这种“真问题 真项目 真实践”的模式,锤炼出来的是直面“卡脖子”难题的实战型人才,他们既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更是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底气所在。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王珣 徐嵬毅 唐清辉 谭思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看支点丨科创引领 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
下一篇:
从萌芽到繁盛,武汉民企总量突破115万家——大城奋进·武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③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报道:19日, ,今年,我市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服务推动产业...
区住房公积金中心将开通人才业务受理窗口,优先为高层次人才办理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符合条件的即时办结,暂时不符合条件的...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从领域来讲,新能源汽车技术岗位全面涵盖智能制造、质量管理、设...
这对咸宁人才是一个巨大鼓舞,对市外人才是一种有力感召。另一方面,用人机制体制不活,人才流动不畅,一些部门和企业人才流...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要素与根本动能,特别是在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人才作为资源支撑。人才办要以满足企...
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需求对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靠政策、靠产业、靠企业、靠服务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高...
咸宁网讯(通讯员 王长青)日前,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估为全国1436家科研工作站合格单位。通过多年努力...
今年来,咸宁高新区始终坚持“引育用留”,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打造“人才高地”,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奋力冲刺“全国100...
近年来,在咸宁市委人才办的坚强领导下,嘉鱼县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好“引、育、用、留”文章,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
从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再到全国二个光电摄像模组数字化车间、IT信息化车间国家标准示范企业,任何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