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郑璐)16日,记者对市区多家网吧进行暗访时发现,多数网吧“禁止未成年人入内”成一纸空文,“临时身份证”则成了未成年上网的通行证。
网吧随处可见未成年人
温泉第一街附近的某家网吧内,几名学生模样的上网者坐在角落抽着烟、打着游戏,嘴里还时不时冒出脏话。记者以讨论游戏为由与这几个上网者聊起了天,“我今年刚刚初三毕业,几人闲来无聊就出来打打游戏。”其中一个上网者小李说,他们来网吧共有5人,平均年龄为15岁,另外一伙与他们进行游戏对决的同学正在咸安的某家网吧内。
在淦河大道的一家网络会所门口,记者看到了张贴醒目的“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提示语。但在该网络会所大厅里,两名看似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夹杂在人群中,聚精会神地玩着网络竞技游戏。“我今年就要升六年级了。”其中一个小孩告诉记者,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自己,他就随便编个借口骗过奶奶溜出来玩。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滨河东街和银泉大道上的几家网吧,发现未成年人混入网吧上网的现象普遍存在。
“临时身份证”成通行证
在咸宁大道的某家网吧内,记者以没有带身份证为由向管理员寻求解决办法,管理员头都不抬就拉开抽屉,从一沓类似身份证的卡片中抽出一张放在身份认证器上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他把上机账号和密码一并交给记者。当被问及此卡片和身份证有什么不同时,管理员说:“用这个临时身份证上网是2.5元/小时,用自己的身份证开通会员上网是2元/小时。”
瑞融国际广场附近的一家网吧内,记者同样以没带身份证为由随机向上网者询问解决办法。“只要到收银台说明一下情况就可以了,那里自然会给你解决好。”一名上网者告诉记者,由于很多上网者都是没有身份证件的未成年人,网吧老板便收集大量成年人的身份证供大家用。
“你可以去随便看看,温泉每一家网吧都会提供临时身份证的。”一家网吧老板告诉记者,所有的网吧都已实行实名制上网,但为了招揽未成年人,谋取更多的利益,网吧老板会变着法子提供“临时身份证”给未成年人开“绿灯”。
文化执法队加大排查力度
针对未成年上网的问题,文化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如果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该负责人表示,网吧老板的“游击”战术给执法工作虽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文化执法队会加大力度对城区内的网吧进行排查,对违规操作的网吧一经查实,必将严惩不贷。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公安局强化公共交通安保 群防群治反恐维稳
下一篇:
咸安一男子嫌早点价格贵引起纠纷 咬断店主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