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咸宁市推进城市和农村民族工作 促进各民族交流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10-11 20:23

  咸宁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共辖有1个民族乡镇、2个民族村,全市有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和苗族等3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8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72%。为依法推进城市和农村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咸宁市又一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  

  提高认识 强化措施 全面覆盖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的工作 “2016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着眼国家大局提高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就是要着眼于这个大事和大局,把工作做好。二是要根据本地实际提高认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县、乡两级对民族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仍显不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有待规范等问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就是要联系我市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把我市民族工作做得更好。三是要立足活动本身提高认识。全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已经连续6年了,已经成为湖北省人大系统服务大局,推进民族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品牌。今年我们要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提高对这次活动的认识,切实把活动抓得更好。

  二、强化措施,认真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的要求 强化活动宗旨。这次活动的宗旨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为重点,推动民族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让城市和农村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和农村,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围绕活动主题。我市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农村居多的现状,确定活动的主题为“依法推进城市和农村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重点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民族工作的调研、宣传和推动。

  突出活动重点。人大是立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构,从人大的角度讲,活动的重点是依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民族工作。就是要依据党的民族政策,依据国家的民族法律、法规和条例,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民族工作。

  加大典型宣传。我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们要做好典型的调研和宣传,大力宣传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稳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促进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对口援建和服务外地民族地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形成工作合力。这次“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是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办,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承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司法局协办的一次重大活动。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上的合力。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要及时启动“咸宁行”活动,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我市的全面贯彻实施。

  三、全面覆盖,努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的实效 

  第一,民族教育全覆盖。要通过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协调,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使各有关部门、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最后落实到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农村等各个方面,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要把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第二,创建活动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效抓手和载体。要实现创建活动全覆盖,必须在三种创建模式上狠下功夫。一是城市创建模式,即以尊重、理解、服务、帮助为指导思想,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新方法,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务工、经商、就学等困难,给予政策扶持,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二是村组创建模式,即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组,加强民族互助结对,消除历史上的民族积怨,化解现实中发生的民族纷争。三是寺院创建模式,即利用寺院中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发掘宗教教义中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创建适当的形式,进一步发挥寺院创建模式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依法保障全覆盖。必须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让各族群众都能自觉地遵法守法,从而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

  第四,贴心服务全覆盖。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带着对各族群众的真挚感情,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实现贴心服务的全覆盖。要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通过耐心细致、润物无声的工作,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同时真正地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第五调研宣传全覆盖。“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的调研与宣传工作,要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覆盖所有民族乡镇和民族村,覆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关地区和重点乡镇。希望大家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把这次活动抓好,为我市民族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作出新贡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程学娟)

  赤壁市 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赤壁市共有21个少数民族,7252人,其中回民4293人。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区和赤壁镇、赵李桥镇。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大力支持散居少数民族乡镇发展。该市将咸宁市唯一一个散居少数民族乡镇赤壁镇列入全市4个重点发展乡镇之一,实施重点项目倾斜,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为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困难,该市人大调研组对少数民族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并督促及时解决。该市民政局每年安排1万元资金作为少数民族群众困难补助款,从去年开始回族群众春节膳食补贴由人平25元提高到60元,资金总额由10万元提高到26.1万元,还在赤壁城区最好地段安排了清真食品供应点。

  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全市现有少数民族干部24人,其中回族干部18名,回族副科级以上干部10名,回族后备干部(股级)8名。一批优秀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并且,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政议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赤壁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回族代表3名,赤壁市八届政协回族委员10名。另外,赤壁老回民公墓搬迁至茶庵镇八王庙村,征地110余亩用于回民公墓搬迁建设。目前,该市回民公墓已成为全省县级功能最全、规模最大、管理最好的回民公墓。

  通城县 打造瑶族文化新品牌

  拍打舞、竹仙酒、垒石梯田,屋檐上雕刻精美的狗头图腾,豪放粗犷、婉转悦耳的本土山歌,独具特色的银饰和瑶族服装……国庆节期间,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的传统文化元素被游客频频点赞。

  据悉,该县正充分发挥内冲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把瑶族文化作为彰显特色的新品牌来打造,将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壮大特色村寨乡村旅游。

  内冲瑶族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坐落在药姑山下,有261户居民,是通城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千年瑶族文化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该县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积极做好瑶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和研究,抓好瑶族文化的静态保护、活态传承。正在建设“内冲村瑶族文化展览馆”,编制了《内冲瑶族村瑶族文化遗址简介》和《内冲瑶族村特色村寨建设规划》等,让瑶族文化保护实现了由口头流传向文字记载的跨越。

  为确保民俗文化世代相传,该县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重视发现、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村寨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品开发,通过市场推动文化传承。

  同时,鼓励村民将民族习俗融入日常生活,引导村民重点发展“农家乐”、“水上乐”,培育和开发瑶族特色餐饮,将民族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举办少数民族节日庆典、祭祀活动,形成特色村寨旅游品牌。

  “每逢大型节庆日,我们的瑶族长鼓舞、耍歌堂、吹牛角、花棍舞都很受欢迎,尤其是拍打舞,已成为我们城乡全民健身活动的靓丽风景。”居民何霞感慨说。瑶族文化已成为通城的特色品牌,成为乡村民族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

  咸安区 服务少数民族新市民

  “我女儿因类风湿病长期卧床,能不能伸出援手帮一下!”“您先别着急,我们先想办法帮您联系一下医院。”这是咸安区民宗局工作人员走访少数民族家庭时的一段对话。

  求助者名叫李益财,甘肃省张家川县人,举家搬迁来咸宁工作多年。区民宗局工作人员得知他家的情况后,主动为他开通“零距离”服务通道,帮助协调麻糖风湿病医院,帮其女儿医治。当了解到他家经济困难时,还组织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赠,帮他们一家度过难关。

  他这样的少数民族成员,咸安区有很多,经常有人上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备感温暖。

  咸安区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城区,有回族、维吾尔族等25个少数民族,1000余人。该区紧扣民族团结进步的主线,围绕“服务、团结、稳定、发展”的主题,积极做好散居少数民族人员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工作,通过建立心贴心、零距离、全方位的服务机制,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亲情化服务。多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子女入学、社会救助、就业等方面困难,通过收集、了解、掌握少数民族群众诉求,努力做到责任到岗、工作到位、联系到户、关心到人,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还组织他们开展文化艺术节、爱心驿站、少数民族群众联谊会等活动,既丰富了少数民族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密切了民族感情,城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迎来了全新局面。(咸宁日报见习记者 马丽娅)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长假就诊高峰 优质服务获赞
下一篇: 咸宁首届运动会即将开幕 五大竞赛项目决战嘉鱼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