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蔡祖峰 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钢筋水泥间、车水马龙中,正是因为“文化”的存在,才使一座座城市拥有了独特的气质与风骨。而文化产业,这个将“文化”与“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与再造的新兴领域,日渐展露锋芒,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我市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立下了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的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汇总上报文化单位1609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98家,同比去年增长55.62%,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
文化 “种子”扎根鄂南
初夏的午后,在双鹤桥锻炼完身体的章大爷,习惯性地来到淦河之畔的“香城书房”翻翻感兴趣的书籍。“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太大了。以前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5月29日,章大爷感叹道。
曾几何时,文化设施短缺、文化生活贫乏,相当多的市民一年到头读不到几本书、看不上几场电影。人们渴望文化知识,增长眼界;人们期盼文化娱乐,丰富生活。如今,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我市遍地开花。
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年来,我市已建成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宫;全市1049个行政村均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满足市民就近、便利、快捷的借阅需求,在温泉城区相山书院旁建成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香城书房”。
弦歌处处,城乡共飨。
为了改变农村文化事业的薄弱局面,近年来,我市在乡镇建成综合文化站,并全部配套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音响及办公等设备;在1049个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为100多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和图书借阅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和“乡村大舞台”建设行政村全覆盖。
同时,在51个乡镇建成了香城大舞台,并配备了舞台演出灯光、音响、观众座椅等基本设施,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公共文化活动平台。
文化“花朵”绽放香城
“现在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文艺演出、观赏节目应接不暇,虽然已经退休在家,但这些丰富的活动让我感到党和政府时时刻刻都在关心我们,想着我们。”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老人吴江鹏感慨地说。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作为打造城市品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积极创新文化载体,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香城大舞台,有梦你就来。”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服务百姓”的原则,倾力打造了“香城大舞台”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一经举办,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星光大道’”。
这仅是我市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异彩纷呈,丰富多彩。在主要节庆期间,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举办“一村一戏”“非物质文化展演”“大美咸宁美术摄影创作”及“文化精准扶贫”、全民阅读主题活动等一系列主题突出、影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活动氛围,极大地活跃了我市城乡文化生活,调动了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什么样的文化记忆,在人们逐渐老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是乡风乡情,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市,“乡愁”又回来了。
我市建成了桂花博览馆、竹子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苎麻文化馆等一批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展览馆,向八方游客展现鄂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市博物馆里,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珍贵档案再现咸宁历史进程中灿烂的民俗文化和健康向上的根脉,还成立了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和拍打舞、提琴戏、呜嘟、嘉鱼说唱等民间艺术团。
目前,咸宁市共有37个市级非遗项目、20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并坚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培训等工作。
文化“果实”挂满泉都
说起文化,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融入百姓生活中。但是说起文化能生钱,不少老百姓就要皱眉头,距离感就出来了。
那么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创造出财富呢?这就不得不提文化产业,这个将“文化”与“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与再造的新兴领域。
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增长点,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文化与旅游、生态、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大格局,紧扣资源转化,丰富拓展旅游产品,打造5A景区和特色小镇等一批龙头项目,推进产城、景城一体化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就好比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便可为文化事业添砖加瓦;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便为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这一点,在我市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我市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
今年,我市举办文旅康产业招商大会,成功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12.62亿元。市领导赴省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南山集团总部、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深圳大地动画、乐华恒投资控股等企业招商洽谈。市文旅局组织招商小分队到长三角、福建等地驻点招商,安排专人联系服务重点项目,紧盯大型文旅综合体、文旅新业态和温泉旅游的文化主题打造,积极与光彩影业、保利文化等对接。充分利用咸宁特色文化、文物、非遗等资源,组织开展文化展演进景区,每月策划一场大型活动,提升旅游的文化魅力,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市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20.45%和38.86%,过夜游实现翻番,赤壁古战场同比增长62.1%,隐水洞连续三天启动预警机制,游客量创新高,梓山湖区域共接待游客9.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365%,崇阳柃蜜小镇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一批新项目、新产品、新活动成功推向市场,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品质创意两“开花” 咸宁市今年春茶产值破8亿
下一篇:
脱贫一方群众 崇阳“四好农村路”活跃山乡经济
大岭文化礼堂在大岭文化礼堂搞活动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汪淑琴报道: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能以其先导性...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一周之内,市委书记丁小强连续两次痛批“闲适文化”。“闲适文化”在现实工作中有这些表现:有的拈轻...
据悉,这是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文化进景区”首场演出,旨在以文化的展示和融入,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并通过旅游彰显和传...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远远、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旻媛报道:18日一大早,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双龙社区居民陈娇跟往常一样,换好练...
丰富的活动载体才能产生强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在市国税局,八小时之外,天天都有文体活动,打球、下棋、书法、舞蹈、摄...
基层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 近年来,咸安区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以开展...
通讯员缪北辰咸宁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三国文化、闯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战文化、...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杜培清)为迎接省楹联学会来我市验收“湖北省楹联城市”创建工作,9月18日,市委宣传部召开工...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李娉报道:环形道路已经刷黑,绿树掩映中,17幢红砖瓦房并排而立,屋外可见田田莲叶、翩翩荷花…...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海燕报道:6月25日,由香港九龙地域校长协会、香港青年协进会和九龙地区青年团体联合组织的“青年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