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咸宁宣传歌曲《又见桂花黄》刊发以来,很快冲上全网热搜,对这种因一首歌而唱响一座城的现象,“每日科技网”以“《又见桂花黄》刷屏:一曲唱火咸宁,桂乡风情冲上全国热搜”为主标题,发文解读此种现象。全文如下:
金秋十月,桂花的香气不仅弥漫在咸宁的街巷,更随着一首原创歌曲飘向全国。10 月 16 日,由咸宁资深媒体人创作的歌曲《又见桂花黄》MV 正式发布,短短 24 小时内,便以满溢的 “桂乡” 风情点燃全网热情。从 40 余家主流媒体聚焦到 60 多个平台争相转载,从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 5020 万次到登上全国热搜,这首歌曲用音符编织出咸宁的独特魅力,让 “桂乡” 咸宁在这个秋天,以别样的方式被全国记住。
一、曲中藏 “桂韵”:用音乐勾勒咸宁的秋日风情
《又见桂花黄》的走红,源于其对咸宁 “桂乡” 特色的细腻捕捉与深情表达。歌曲以 “晨雾绕山冈,花开家门旁” 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金秋时节咸宁满城桂香的清新画面 —— 山间晨雾缭绕,家门口的桂花树悄然绽放,熟悉的景致瞬间唤醒人们对故乡秋日的记忆。而 “哥捧桂花酒,妹洒桂花香” 的场景描写,更将咸宁的桂花文化与淳朴民风融入旋律:桂花不仅是观赏的景致,更是酿成美酒、浸润生活的文化符号,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刻画,让咸宁的 “桂乡” 形象立体而鲜活。
在创作上,歌曲巧妙融合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手法。旋律中既有民族音乐的宛转悠扬,贴合桂花的清雅气质,又融入现代流行音乐的流畅节奏,让 “朗朗上口” 成为传播的加分项。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专业歌手王楚妹的演唱,更是以细腻动人的嗓音,将歌词中的乡情与桂香娓娓道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漫步在咸宁的桂树下,感受着 “桂香满城” 的惬意与温暖。这种 “传统与现代” 的碰撞、“景与情” 的交融,让歌曲既有地域特色,又具备全国传播的感染力。
二、全网掀热潮:24 小时破圈,桂乡名片走向全国
《又见桂花黄》的传播热度,堪称一场 “现象级” 的城市文化推广。MV 发布后,短短 24 小时内便引发连锁反应:中国江苏网、南昌新闻网、长江网、星辰在线等 40 余家主流媒体率先聚焦,从文化传播、地域特色等角度解读歌曲背后的咸宁魅力;视频号、公众号、百家号、西瓜视频等 60 多个平台争相转载,让歌曲覆盖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多元传播场景,触达不同年龄段的受众。
其中,微博话题 “我把故乡咸宁唱给你听” 成为传播的 “引爆点”。截至发稿前,该话题阅读量已突破 5020 万次,无数网友在话题下留言互动:“听着歌就想起了家乡的桂花树”“咸宁的桂花也太让人向往了,秋天一定要去打卡”“原来咸宁是‘桂乡’,这首歌唱出了城市的灵魂”…… 热烈的讨论不仅让话题成功登上全国热搜榜单,更让 “咸宁 = 桂乡” 的认知深深植入网友心中。据统计,仅 MV 发布后的首个周末,咨询咸宁桂花观赏路线、民宿预订的游客量便同比增长 30%,歌曲的 “引流效应” 初步显现。
三、歌为媒赋能:一张音乐名片,激活咸宁城市品牌
《又见桂花黄》的走红,远不止是一首歌曲的传播成功,更是咸宁城市品牌推广的一次创新实践。作为咸宁 “桂乡” 文化的 “音乐名片”,歌曲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为咸宁的城市形象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方面,歌曲让咸宁的 “桂花文化” 从 “地方特色” 升级为 “全国记忆”。长期以来,咸宁以 “中国桂花之乡” 闻名,但此前的传播多集中在本地活动、旅游宣传等层面,全国影响力有限。而《又见桂花黄》通过音乐这一 “无国界” 的语言,将咸宁的桂花从 “视觉景观” 转化为 “听觉符号”,让 “桂香满城” 的画面通过旋律在全国听众心中扎根,极大提升了咸宁 “桂乡” 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另一方面,歌曲为咸宁的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咸宁一直在探索 “文化 + 旅游” 的发展模式,而《又见桂花黄》的成功,提供了 “音乐 + 文旅” 的新样本 —— 以歌曲为核心,可延伸出桂花主题文旅线路、桂花音乐文创产品、桂花文化节等系列衍生内容,让 “一首歌” 带动 “一条产业链”。目前,咸宁相关部门已表示,将以《又见桂花黄》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桂花文化内涵,推动音乐与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人因歌而来,走进咸宁、爱上桂乡。
从 “晨雾绕山冈” 的诗意描写,到 “5020 万次” 的热搜热度,《又见桂花黄》用一首歌曲的力量,让咸宁从 “桂香满城” 的地方景致,变成全国瞩目的 “网红城市”。这首浸润着乡情与桂香的作品,不仅是对咸宁秋日的深情礼赞,更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生动案例 —— 当音乐与地域特色相遇,便能碰撞出强大的传播力,让一座城、一种文化,通过音符被看见、被记住、被向往。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以一江碧水润泽发展底色——咸宁市水利系统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纪实
下一篇:
自然禀赋 产业集聚 链条完善 咸宁“一瓶水”成城市新名片
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本地媒体与上级媒体相融、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相融、政务媒体与网民相融。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顶尖专家、知名学...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外文局、Discovery探索频道等主办的“新时代·新影像...
既扎根中国大地汲取养分,又能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语境,抓住甚至引领全球潮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本土文化获得更鲜活...
所以,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传统媒体将成为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商。5G将给媒介传播生...
网络文学出海近20年,已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中国作家协会在开幕式上发布的“网络文学国际推广片”和《中国网...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汪淑琴、田明报道:13日,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薇在崇阳县融媒体中心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
咸宁网讯12月17日, 2021湖北大数据内容峰会在武汉市举行,发布了“2021年湖北城市和行业品牌传播力十佳”,崇阳县斩获2021年...
”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形式载体、打造精品力作、强化传播力度、凝聚工作合力,把廉洁文化故事讲生动...
文化艺术团走进哥伦比亚、墨西哥、越南等国开展合作……山海风光、市井烟火、非遗技艺、人文故事以更鲜活的姿态“破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