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文旅市场不断升温、节日消费持续火热、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景区酒店客流如潮。数据为证: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17%,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7.14%。
火热背后,我们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游客愿意停下脚步、留下来、还想再来?答案就是:咸宁正在用一场从“服务”到“场景”再到“体验”的全面升级,实现“主客共享、近悦远来”。
这份诚意,首先体现在体贴入微的细致服务上。咸宁的“宠客模式”是融入细节的温暖:全市开放1.4万余个免费停车位,106家机关单位“开门迎客”;赤壁、崇阳两地政府食堂向游客敞开大门,用一顿饭的温度传递一座城的热情,游客从停车、吃饭开始,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咸宁心意”。
精致的场景供给也让咸宁的旅游体验更加立体。太乙洞艺术溶洞影院用光影科技点亮地下奇观,蜜泉湖大草原打造滑草、小火车、神兽谷等新奇体验,让游客在咸宁也能感受“新西兰草原”般的辽阔。这些不断丰富的文旅产品,让自然景观与现代体验完美融合,拓展了游客对咸宁的想象边界。
更打动人的,是浸润在每一个场景中的别致文化。月亮湾街区的红歌快闪引发万人合唱,赤壁古战场汉服秀再现三国风华,崇阳提琴戏的悠扬唱腔、通城瑶族迎宾的拦门酒……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让游客不只是“看风景”,更是“品文化”。咸宁用文化作为旅游的“精神内核”,让每一次游览都成为一次与历史、与民俗的深度对话。
而要让游客真正“留下来”,还需要极致的沉浸体验。从“旁观”到“参与”,三国赤壁古战场推出互动项目,让人“一秒穿越”回金戈铁马的年代;药姑山古瑶村以实景剧和瑶族文牒打卡,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在这里,游客不再是过客,而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三国英雄的见证者,是瑶族文化的参与者。
当游客愿意为一座城停下脚步,带来的不只是消费数据的攀升,更是一座城市品牌的重塑与口碑的裂变。从停车场的一个免费车位,到食堂里的一碗家常菜;从溶洞中的一束光影,到古战场的一声战鼓——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串联起咸宁文旅的诚意与温度。
可以说,咸宁用细致的服务赢得信任,用精致的场景创造惊喜,用别致的文化触动心灵,用极致的体验留下回忆,成功地把“流量”转化为“留量”,把“游客”变成“朋友”,让“过路客”成为“过夜客”,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盛勇)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广场“一尘不染”照见咸宁文明底色
下一篇:
让城市公共空间可用可亲
该馆基于“诚信赤壁未来之城”的理念,打造全方位的智慧化场景体验,分为数字中国·魅力赤壁、数字政府·诚信赤壁等八个部分...
创新供给,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新消费场景,使得山水人文从“可观”到“可游”,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必将吸引...
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强化5G-A、6G等关键技术突破,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也提出,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
下一步,咸宁市局将继续按照“知音物流”建设总要求,广泛开展各类场景化实训,为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的最后一棒《袁隆平的梦》于昨晚开播,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实力派演员黄...
将于5月1日上映的动作片《维和防暴队》在开启预售之时,揭秘了影片拍摄的内情,剧组在各方面还原中国维和警察面貌的同时,极...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通讯员修照宇报道:4月27日,全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沉浸式”课堂第一课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开讲。
“我们不仅要提供物理空间,更要通过开放场景、共享数据、协同研发,帮助企业降低创新门槛,让更多‘合肥造’机器人走向全国。
在唯美的陶瓷艺术品间,上演音乐与舞蹈的视听盛宴。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咸宁市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升级,市政数局与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结合河南省濮阳市“一码集成”激活企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