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春意中,多了一抹素雅的白……清明节来临,记者走进崇阳城乡时看到,今年鲜花祭祀在当地悄然流行。
4月3日上午,在该县天城镇的集中发放点,近3万枝菊花被分装成束,由工作人员细心清点,送往各社区和村。
同一时间,在该县桂花泉镇,8000枝白菊被分发到村民手中。
这些洁白的花朵,将成为人们祭祀先人的新载体,也承载着一座县城推动移风易俗、传承文明的决心。
鲜花祭祀成新风尚
在桂花泉镇东源村,村民胡国斗从村干部手中接过一捧白菊,感慨道:“现在祭祖不烧纸、不放炮,用鲜花既清净又安心。”
过去,清明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的习俗不仅污染环境,更潜藏着山林火灾隐患。如今,崇阳县以“一村一配送”的方式将菊花送至千家万户,辅以村干部上门宣讲,让“无烟清明”的理念渐入人心。
桂花泉镇山林面积广阔,一场火灾可能让多年育林成果毁于一旦。镇干部金博深有感触:“以前,清明节后,林地里的纸灰和塑料花要清理好几天。鲜花可自然降解,火灾风险也大幅降低。”
从“烟雾缭绕”到“花香萦绕”,崇阳人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绿水,也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
文明新风吹进乡间
为了让移风易俗真正落地,今年,崇阳县的干部们下了“绣花功夫”。天城镇组织车队确保鲜花当日送达每个村组;桂花泉镇的村干部主动“送花上门”,边发放边讲解文明祭祀的意义;在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用电子蜡烛、电子鞭炮演示低碳祭扫方式……
“老百姓一开始觉得鲜花‘不够热闹’,但现在都夸这样更庄重。”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近年来,崇阳县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小切口”推动乡风“大变化”。一束白菊,既是对先人的告慰,亦是对子孙后代的馈赠——当村民们亲手将鲜花轻放在祖辈墓前,绿色的种子也悄然埋进心田。
记者手记:
清明亦是“清明”
崇阳的实践,折射出传统节日在当代的升华。不再是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人们以静默的鲜花倾诉思念;无需铺张的香烛纸鞭,电子设备同样传递哀思。正如一位村民所言:“老祖宗讲究的是心意,不是烟熏火燎。”
清明,本就是万物清洁明净的时节。崇阳县用一程“鲜花接力”,诠释了“清”与“明”的深意:清的是环境,明的是人心;清的是旧俗,明的是新风。当漫山白菊与春草同生,这片土地正以最温柔的方式,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清明故事。
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何芬 王争丽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崇阳县烟草专卖局部署“春雷”专项行动
下一篇:
北纬30°茶香涌动 崇阳近10万亩春茶开采
(1)毕业合影1989届三.1993年3月,不甘心的他找亲戚借100元钱路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拼,在深圳宝安区石岩一电子厂从品质组...
咸宁网讯通讯员樊梦娜、刘智利报道:今年5月1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30条”中,多个点位与税务机关...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丁琼报道:18日, 58同镇崇阳县信息扶贫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行,这是58同镇全国第六家、也是湖北省...
咸宁网讯 (记者叶和平通讯员罗奇) “真没想到,原本是3个月的拆迁工程,不到一个月就拆迁到位了,进入了土地平整和规划设...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是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保护西凉湖水生态的有效措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作为插花扶贫县, 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
咸宁网讯 通讯员 林立:为确保咸宁城区学校长期未启用的供水管网水质安全,打造校园“放心水”。为确保本次开学季校园水质...
崇阳县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崇阳县文体中心崇阳县中小企业孵化园湖北大集重型钢结构制造生产线国文 摄湖北领智年产30万...
咸宁网讯通讯员葛国华、刘智利报道:今年的疫情,让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她介绍,自己原来在浙...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进报道:8月25日,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李女士,多声谢谢,感谢崇阳县市场监管局、县消委会为她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