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种养殖到食品加工,从有机肥生产到物流仓储,从分散经营到智能化生产……在鄂南大地,一条产值百亿元的生猪全产业“黄金链”正悄然崛起,串联起现代农业的完整图景。
这是崇阳人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产业链钥匙打开致富之门,让“一头猪”跑出了共同富裕的“加速度”。
从养猪大县到“全链强县”
2017年,正大集团与崇阳县签订50万头生猪产业链协议时,当地养殖业仍以散户为主,抗风险能力弱,市场波动大。
“那时养猪像‘赌行情’,价格一跌,半年白干。”农户李德胜回忆。
当时,李德胜正守着十头土猪发愁销路。正大集团到来后,他的养殖场被纳入正大“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年出栏生猪超千头。
“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从种猪、饲料到防疫都有专家指导,保底收购让咱吃了定心丸。”李德胜的笑脸背后,是崇阳生猪产业从分散养殖到全链协同的深刻变革。
2021年,崇阳乘势而上,将生猪养殖规模扩大至100万头,总投资近25亿元。
如今,走进正大饲料厂,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原料从入库到成品全流程可追溯;养殖场内,环境控制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确保生猪健康生长;即将投产的屠宰加工园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每头猪的价值将被最大化挖掘。
这条产业链不仅让生猪“身价”倍增,更让崇阳从传统养猪大县蜕变为现代化农业强县。
从传统养殖到科技赋能
在铜钟乡清水村,总投资5.6亿元的正大生猪屠宰及食品加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个规划图上的银色建筑群,将成为咸宁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链的“最后一块拼图”。
“预计2026年投产。建成后,年产值将达36亿元,可以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正大集团崇阳负责人李旺介绍。
项目快速推进的密码,藏在崇阳县“五个一”服务机制中。县农旅投集团牵头成立专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48小时完成地块测绘,供电公司提前架设双回路电网……
这种“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服务理念,让正大集团连续三次在崇阳追加投资。
如今,在崇阳这条生猪产业链上,科技赋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在正大饲料厂的中控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从原料配比到成品包装,全部由智能系统精准控制。
养殖环节同样充满“黑科技”。种猪场的基因选育技术确保仔猪品质,公猪站的智能化采精系统提高繁殖效率,育肥场的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氨气浓度……
“养猪不再是体力活,而是技术活。以前一人最多管200头猪,现在借助智能化设备,能轻松照料上千头。”一名养殖人员感慨道。
从污染治理到生态循环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2021年7月,正大集团注资成立了咸宁正大牧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百万头生猪养殖端养殖粪肥的循环利用,推动种养循环变废为宝。
该项目目前已实施养殖主体全覆盖、种养结合新循环。每年可实现沼液有机肥土地配套10万亩以上,消纳粪肥80万吨以上,100%实现粪肥还田利用。
为了实现全县减肥增效目标,近百台沼液运输车辆均安装实时追踪系统;为了达到均匀还田的要求,还购买了施肥旋耕一体机一台,并启动智慧农业绿色种养循环追踪系统,实时追踪粪肥还田消纳的全过程数据。
此外,正大集团还链入华茂生物科技公司,将猪粪与秸秆混合发酵,年产3万吨有机肥,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反哺了生态农业。
这一模式不仅破解污染难题,更反哺茶叶、蔬菜等生态农业,实现“养殖—种植”闭环。
从就业增收到富民强县
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52岁的刘芳曾是外出打工的“候鸟族”,如今在家门口的养猪场上班,月薪5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在广东打工强多了!”她笑着说。
“我们每年发放给村民的租金和代养费达到1.6亿元!”李旺告诉记者。
据统计,该产业链已带动9000人就业,其中养殖环节吸纳农户500余户,户均年增收8万元;即将投产的食品加工厂将再提供1000个岗位。
从污染治理到生态循环,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开花,崇阳县以“一头猪”撬动百亿产业,书写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汪雨晴)
编辑:hefan
上一篇:
崇阳:构建“4+2”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咸宁市第八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圆满落幕 崇阳县大集中学代表队勇夺桂冠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刘珊珊、通讯员何兵方、葛雨薇报道:5G监控设备“云观看”饲养,猪肉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2月25日...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投产后,正邦集团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特色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养殖,进而大幅提...
通城县麦市镇返乡创业青年吴孝建,在外创业致富后,反哺家乡,将通城“两头乌”猪传统养殖与“5G云养猪”现代科技融合,带动...
咸宁网讯记者柯建斌、陈新、刘珊珊、通讯员周红松报道:卢塅村潘小员家的猪舍正在消毒, 4头仔猪处于睡眠状态。天岳村村民黄...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王能朗、通讯员吴忠发报道:近年来,通山县一大批贫困群众转变认识,摒弃“等靠要”思想,凭自己勤劳的双手...
咸宁网讯(记者陈婧通讯员葛雨薇卢韬董仪吴彦儀)“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养猪,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只需按照专家的线上‘...
今年以来,五里镇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推进产业发展,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以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为主线,不断优化经营主体联...
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婧提起养猪,人们难免会想到养猪的环境。在风景秀丽的通城县关刀镇里港村,一位返乡创业的退役军人使家乡的...
一位汉子单手开着耕田机突突突地在田间来回“画圆”,过往的村民停下来看热闹,忍不住夸赞:你这个“一把手”还真厉害啊!他...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报道:12月10日清晨5时许,天还没有大亮,通山县大路乡寺下村的王能伸和妻子起了个大早,忙着宰杀3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