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嘉鱼新闻 >> 正文

“绿”动嘉鱼——864名四级人大代表用行动书写民主实践新篇章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24 10:35

在长江之滨的嘉鱼大地上,一场以“绿”为底色的代表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864名四级人大代表肩负使命,以“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为主题,将履职足迹深深印刻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

从蔬菜大棚到智能制造车间,从文旅项目到民生工程,代表们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用专业智慧破解发展难题,用民主实践温暖百姓心田。这是一次人大制度优势的生动展示,更是一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实践。

让我们跟随代表们的脚步,感受嘉鱼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铿锵足音,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蓬勃生命力。

高位谋划明方向 精准施策强根基

嘉鱼县人大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代表行动”把舵定向。在全省“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后的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嘉鱼县人大常委会“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代表行动活动方案》。这份凝聚集体智慧的方案,既贯彻上级精神,又彰显嘉鱼特色;既着眼全局谋划,又注重细节落实。

3月5日,嘉鱼在全市率先召开代表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督导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

行动中,代表们紧扣县委提出的“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聚焦产业倍增这一关键环节,着力破解绿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864名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成48个代表小组,实现“代表全编组、选民全覆盖”,为代表行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培训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举办“支点建设”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什么是支点、为什么要建成支点、怎么样建成支点”等课题。

同时,组织各级代表进站开展集中培训,为代表履职“充电赋能”。鱼岳镇邀请市委宣讲团开展专题辅导,蔬菜代表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实用技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让代表们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截至目前,全县代表行动开展率达100%,代表参与率达95.7%,三轮代表小组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这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嘉鱼人大以系统思维谋划全局、以精准施策夯实根基的生动写照。

讲堂议事双驱动 品牌赋能提质效

在嘉鱼,“代表讲堂”与“人民议事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驱动着代表行动向纵深发展。这两个特色品牌在实践中不断擦亮,成为嘉鱼人大工作的亮丽名片。

“代表讲堂”品牌持续优化升级。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县级讲堂+送课下乡”模式,邀请专家授课、指定代表宣讲、精选课件巡讲,让知识之光照亮每个角落。截至目前,全县已征集优秀课件5件,举办巡讲活动6期,各镇组织代表讲堂39期,真正实现了“讲堂开在需求处,知识送到心坎上”。

“人民议事厅”品牌不断深化拓展。各镇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精心选点扩面,全县8个镇已建成24个村(社区)人民议事厅。议事厅坚持“六步议事法”,从议题公示到结果反馈形成完整闭环,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

渡普镇蒲圻湖村议事厅聚焦竹荪产业和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鱼岳镇东街社区议事厅走进金惠小区,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题;新街镇议事厅关注农田水利,疏通灌溉“毛细血管”……60余场议事活动,接待选民652人,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40余件,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民主实践的丰硕成果。

双品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讲堂为议事提供知识储备,议事为讲堂检验学习成效;讲堂拓展代表视野,议事锤炼履职能力。这种良性互动,让代表履职从“会议表决”走向“全程参与”,从“被动听命”转向“主动作为”。

如今在嘉鱼,“有困难找代表”已成为群众共识,“为民代言”成为代表自觉。

品牌引领下,代表行动呈现出勃勃生机。代表们用专业知识服务群众,用民主方式解决问题,用实际成效赢得信任,为嘉鱼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靶向发力破瓶颈 产业腾飞添动能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百姓富。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县域实际,创新组建蔬菜、文旅康养、智能制造三个专业代表小组,以“专业力量”破解“专业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蔬菜产业代表小组深耕“绿色田野”。在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代表们建起标准化阵地,探索“专业代表小组+产业链”新路径。他们深入调研,形成《蔬菜产业提质报告》,推动县政府出台冷链物流补贴政策;引进熊蜂授粉技术,减少农药使用30%;促成“嘉鱼莲藕”地理标志认证,联合盒马鲜生开辟高端市场。

文旅康养代表小组激活“美丽经济”。以蜜泉湖旅游度假区为阵地,代表们策划“嘉鱼文化IP活化计划”。《关于打造二乔故里历史街区的建议》被纳入县重点工程;“三国文化+康养温泉”特色线路吸引游客量增长45%;服务标准化培训提升景区软实力。

智能制造代表小组赋能“工业脊梁”。在嘉鱼经济开发区活动室,代表们开展“六个一”行动:走访企业收集诉求,座谈交流碰撞思路,招商推介引进项目,会商研究破解难题,督办落实确保成效,调研分析提供参考。

三大专业小组累计走访企业农户238家,形成调研报告4份,解决难题10项,真正实现了“代表所能”与“发展所需”的同频共振。他们用专业视角发现问题,用专业思维分析问题,用专业建议解决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和“助推器”。

在专业代表小组的助力下,嘉鱼产业版图正在重构:智能制造挺起“工业脊梁”,文旅康养绽放“美丽经济”,蔬菜产业夯实“绿色根基”。一幅以产业兴旺助推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长江之滨徐徐展开。

创新机制汇民智 深化实践强民主

走进嘉鱼县的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和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佩戴代表证的身影穿梭忙碌。今年以来,嘉鱼县人大常委会深化“四进四员”工作机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73场座谈会、81场“乡村夜话”和9场部门问询会,足迹遍布68家企业、13个政府部门和18356户选民家庭,246件饱含民意的建议正在转化为200余件看得见的民生实事。

在葛洲坝水泥公司的会议室里,高铁岭镇代表小组的调研笔记里记满了企业反映的物流成本、税费减免等具体问题。与此同时,鱼岳镇代表们正在嘉鱼恒泰有色线材公司的实验室,与技术团队研讨绿色转型的技术路径。

古风宫廷艺术馆项目的工地上,官桥镇代表小组发现施工进度稍显滞后,立即建议镇政府建立“项目服务专班”;双益泵站施工现场,簰洲湾镇代表提出的“倒排工期表”被制成展板挂在指挥部。

重点建设项目在代表监督下,问题解决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现在每周末都能在工地见到代表,就像多了个项目管家。”武汉东湖学院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嘉鱼县人大常委会实行的民生实事票决制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推进,已收到基层提出的涵盖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民生项目建议。“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票决制让民主进程看得见摸得着。”嘉鱼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指着刚印制的《工作指南》表示。

翻开代表履职日志,246条建议中有对老街管网改造的呼吁,也有对职业技术培训的期待。这些带着露珠的民意,通过“四进四员”的渠道源源不断汇入决策层。正如一位村民在“选民接待日”所说:“以前觉得代表离得很远,现在才知道就在我们身边。”

特约记者 皮道琦


编辑:hefan

上一篇: 嘉鱼举办专场招聘会 暖民心 促就业 保用工
下一篇: 嘉鱼:高温下的城市守护者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