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质量加信誉 通城茶业“一路绿灯”越销越远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1-09 09:01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通讯员 易玲


“40年前,通城人领全省开辟市场经济之先,在进行茶叶结构调整(即“老改细”)后,探索将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的茶叶自己加工,自找市场销售。1980年7月25日,《湖北日报》甚至在头版刊登《一场茶叶风波》,讲述‘通城一些社队茶场破坏国家计划’这场风波的始末,并就如何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以搞活农村经济进行探讨。此后,通城茶叶产销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一时间,数千农民经销户异军突起,加工经销全国茶叶,茶叶成为乡村企业的主要收入,茶叶税成为县级财政的重要税源。”66岁的通城老茶人习晓光回忆说。

习晓光出生于通城县隽水镇宝塔村。在发展茶业以前,当地村民没有收入来源,整体生活“一穷二白”。习晓光迫于家里少劳力,为帮家中减轻负担,他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 “每天出外捡粪、掏粪,一担担地挑到队里。”习晓光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苦日子却依然历历在目。

1981年,受花亭村贩茶经商风潮的影响,习晓光决定走出去闯荡一番。这便一脚迈入了茶叶行业,在当时的城关公社茶厂做业务员,负责茶叶经销。

“大雪天就穿着一双‘解放鞋’,跑遍了整个东北市场,几乎年年都是茶厂的业绩第一。”提起年轻时的自己,习晓光不无骄傲地说。他认为,在那个年代做销售,更多的是做人。茶厂品质意识普遍不高,品牌更没有形成。亦因如此,1985年后,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全国各地的售茶大军涌向市场,通城茶叶由于销售队伍素质不高、茶产品自身缺乏竞争力等原因,茶叶销售整体步入下坡,大批茶叶销售大军转而投身药材销售。

在通城茶业整体迈入冬季时,习晓光却迎来了个人事业的春天。在宝塔村两委的邀请下,他于1985年回到宝塔村,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宝塔茶厂。任厂长期间,他不仅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向村里交纳8万元管理费。

2005年,宝塔茶厂实行改制后,习小光全部接管,并组建霞光茶业股份制公司。

目前,该公司年出产茶叶20万斤,创产值1200万元,实现利税48万元。经营茶叶30多年来,至今累计7000多万元,上缴税费1500万元。

“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除开市场竞争中品牌、品质等由商人自我把控的环节,整体营商环境一年好过一年。”习晓光说。在90年代初期,若要发一车茶叶到外省,需经过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多道关卡。就是到武汉,都得过通城、崇阳、咸宁3个检查站;要出示的证件,有植物检入证、税务外销证等4、5个证件。让习晓光感觉,“做生意特别难!”

现在可不一样了。“政策环境非常好,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很多方便,我们进行跨省销售都是一路绿灯。不仅如此,财政每年还给予企业‘调度资金’支持。即零利息放款200-300万元,年初贷、年底还,解决了企业在茶叶生产时节需大量资金周转的难题。”

习晓光认为,质量加信誉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这条路,帮助他及通城几家龙头茶企走向大半个中国,走向非洲等海外市场。在这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城成为我市唯一一个茶叶销大于产的县,其茶叶销售量是产量的20倍。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专项整治烟花爆竹和工程机械安全
下一篇: 赶工期 抢进度 通城铁柱港工业水厂项目加快建设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