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通城返乡创业者吴孝建探索5G云养“两头乌” 深山蹚出共富路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18 09:33

云雾缭绕的幕阜山余脉彭家山山腰,“通城楚湘赣‘两头乌’繁育基地”的金字招牌在林间格外醒目。这里,返乡创业者吴孝建用“传统特色养殖+5G现代科技”,为通城“两头乌”猪插上“数字翅膀”,更带着山村农户蹚出了一条“养出好猪、卖出好价、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路。

从“大山娃”到“反哺人”

归乡创业只为改变家乡

近日,走进通城楚湘赣“两头乌” 繁育基地,只见海拔近千米的“云端”之上,“两头乌”猪住“楼房”、喝山泉水、吃叶子菜、呼吸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生活环境格外惬意。

彭家山地处通城县麦市镇,与江西修水县交界。如今,这里是通城县规模最大的“两头乌”繁育基地,可在过去,这里却是出了名的“穷山岭”。

吴孝建的童年,就与这片山岭的崎岖紧密相连。“天还没亮就要下山上学,来回要走二十多里山路,每到夏天,带去的午饭到中午就馊了。”儿时的贫困生活,在吴孝建心里种下一个念头:一定要走出大山,将来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1990年,15岁的吴孝建辍学离乡,背着用化肥袋打包的行李,辗转湖南岳阳、广东中山、珠海等地打工学艺;1994年,他借贷2000元赴浙江温州承包工程,自此踏上经商办厂之路。

2019年,吴孝建毅然放弃浙江的成熟事业,回到彭家山。一次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麦市镇红石村工作队的交谈,让他锁定了“养猪带富”的方向。

很快,云岳智农公司正式成立,吴孝建向农户郑重承诺:“猪仔、技术、设备都由公司提供,生猪出栏时按保底价回收,大家只管安心养殖。”

亏本也要守承诺

换种“两头乌”迎来新生机

创业之路从无坦途。起初,吴孝建选择养殖普通猪种,可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同批次生猪集中投放市场后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猪肉价格一路走低。“到底收不收?”身边人陷入两难——收,意味着亏本;不收,农户数月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

“收!就算赔本,也不能让乡亲们寒心。”吴孝建拍板决定。这一次,他亏了80余万元,但农户增收了100余万元。

转机出现在2022年。上级部门调研生猪产业时,了解到云岳智农的困境,当即建议:“换品种!改养本地特色的‘两头乌’,既能避开普通猪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又能打响通城本土品牌。”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孝建迅速调整方向,将原生态养殖与5G 现代科技相结合:猪栏、物流车、冷藏库均安装了5G摄像头,每头猪仔佩戴电子耳标,体温、进食量、体内菌群实时上传后台,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警;消费者还能通过手机小程序“云监工”,甚至“认养一头猪”,全程追溯养殖过程。

不到一年,“5G云养‘两头乌’”项目就覆盖通城县麦市、塘湖、马港等乡镇的13个村,带动223户农户实现增收,累计发放收购资金300余万元。

一户一策解难题

“统养共富”促农增收致富

“统养共富”是吴孝建发展产业的目标。在他的“带富清单”里,没有“一刀切”,只有“一户一策”的贴心。

麦市镇盘石村的葛足云,老伴中风、儿子去世,独自带着两个孙子生活。吴孝建得知后,不仅送来了猪仔,还主动结对帮扶两个孩子上学。

如今,葛足云每年养两批“两头乌”,每批养殖5头以上,年收入超5万元。“家撑起来了,孩子读书也有了盼头。”对于吴孝建给予的帮助,葛足云逢人就夸。

株树村的葛飞龙老两口勤快能吃苦,是“两头乌”认养大户,还兼顾养殖普通猪和牛。靠着养殖供一双儿女读了大学和研究生。

像葛足云、葛飞龙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吴孝建常把这些励志的故事讲给其他农户听,激励他们靠双手创造财富。

农户没钱交猪仔本金,他就说“卖了猪再抵成本”;猪仔生病,他带着农技人员深夜上门诊断;猪圈潮湿,他送防潮板、风扇,还亲手帮忙安装……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独强,是大家一起富。”这是吴孝建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的行动准则。

全链布局拓市场

让“两头乌”香飘四海

如今的云岳智农公司,早已超越了单纯“养猪场”的定位。

从“两头乌”繁育、生态喂养,到统一收购、屠宰加工,再到进驻商超专柜、开展直播带货,吴孝建精心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公司的展柜上,不仅陈列着各类“两头乌”猪肉制品,还有通城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源源不断销往浙江、武汉、深圳等省市。

“‘两头乌’猪肉质鲜嫩、色泽红润,口感比普通土猪肉更好!”来自外地消费者的好评,让吴孝建更有底气拓展市场。眼下,他每天忙得脚不停歇:既要跑省城洽谈合作、深入农户家中提供养殖指导,又要忙着优化产品品质、注册专属品牌,还要想办法降低农户养殖成本,让大家能赚更多钱。

吴孝建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他先后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面对赞誉,他总是谦逊地说:“不是我能力强,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返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的机会。”

如今,吴孝建正积极筹划成立 “两头乌”养猪协会,推动养殖大户抱团发展,形成“大户带小户、小户连农户”的联动模式。下一步,他还计划将5G云养猪模式推广到幕阜山周边鄂湘赣三省六县市,让更多百姓借助“通城两头乌”实现增收致富,让这份来自深山的美味香飘更远,走向世界。

咸宁日报记者 丁伟 通讯员 刘建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规范交易 智能见证 通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升级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