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余冬苟:身残志不残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9-06 09:43

通山县大路乡村民余冬苟一出生便身患残疾,外出打工常因身体原因遭受辞退,面对命运的不公和生活的坎坷,他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洞察到农业机械化种植的先机,大胆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

日前,在通山县南林桥镇的一块稻田里,余冬苟正在操作收割机作业。1969年,他出生在通山县大路乡新桥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后家人发现他脖子向一侧倾斜,属于先天性残疾。成年后的余冬苟学得一手做砖的手艺,去武汉务工兢兢业业,自以为可以凭借双手做出一番事业,却不想因为身体原因遭到了老板的辞退。

2002年的一次偶然,余冬苟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插秧机的新闻报道,他察觉到这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便萌生了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想法。

余冬苟说:“我当时觉得我开插秧机应该没问题,于是就去学习育秧的方式,后来就购买了。”在当地农业部门给予政府补贴的帮助下,2006年,余冬苟如愿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插秧机,就在他信心满满准备大施拳脚时,却发现当地农民并不认可插秧机。

无奈之下,余冬苟只能承包土地,用插秧机种植水稻,用事实来证明插秧机的优势。可是流年不利,他再次遭遇失败。

余冬苟说,当时他在九宫山镇承包300亩田种水稻,但是由于天气不好,稻子烂得多,那一年亏了十几万。

余冬苟痛定思痛,一方面通过代管当地农户的水稻田,实现机器插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很多种田大户也愿意尝试机械插秧来降低成本,这让余冬苟的订单越来越多。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于是余冬苟整合资源,于2011年成立了通山县东南农机合作社。

余冬苟回忆,有订单的时候忙不过来,就找了几个兴趣相投的伙伴,几个人扭成一股绳,统一价格。资金方面,他们实行购机参股,机器入股。

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如今,余冬苟的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15个社员,有农业机械设备30余台,经营的土地面积超过2万亩,每个社员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我计划以后实施工厂化育秧,再购买烘干机,给农户和合作社更大的贡献。”余冬苟说。

通讯员 秦俊俊 高林伟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税务联动处置响应快
下一篇: 通山医保局经办大比武 服务大提升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