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骄阳似火,热浪灼人。在G351咸安区双溪至横沟段改扩建工程(一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数百名建设者顶着烈日紧张作业,一场与高温较劲、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役正酣。咸安区交通运输局以“快节奏、高效率”推动项目在酷暑中跑出建设“加速度”。
高温下的建设图景:20公里线路“雏形初显”
在K16+500路段,大型机械正忙着清淤换填,工人们挥汗如雨地清理荷塘淤泥。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全长20.12公里,其中17公里为新建路段,3公里为改扩建路段,目前80%的主线路基实现贯通,3座桥梁桩基全部完工,土石方工程完成过半,整体呈现出“主线贯通、节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每天有200至300名工人、100多台机械设备同步作业,6座桥梁作为关键节点,正克服地质复杂、极端天气等多重考验加速推进。”区交通运输局工程师何彪介绍道。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为确保桥梁桩基如期封顶,工人们常常在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时刻连夜奋战,“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气呵成,哪怕高温炙烤也要坚守岗位,这是工程质量的底线。”
科学应对酷暑:错峰施工跑出“10小时攻坚模式”
“早上5点上工,中午11点到下午3点避峰休息,晚上干到七八点收工。”这是项目工地调整后的作息表。为应对持续高温,区交通运输局联合施工单位推出“早晚攻坚、午间休整”的弹性作业模式,每天有效施工时长保持在10小时,既避开高温时段,又确保施工效率。
在CFG桩基施工现场,还设有纳凉点,供应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等防暑物资,休息室里风扇、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防暑药品,高温时段我们还能多休息一会。”正在纳凉点短暂休息的咸宁天立路桥施工人员王相群说。
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施工团队建立“晴雨两策”应急预案:晴天抢干土石方、路基等户外工程,雨天则集中进行桥梁预制、材料加工等室内作业。
多维攻坚提速:交通铁军按下“快进键”
“项目计划工期30个月,我们力争提前6个月竣工,明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区交通运输局项目专班负责人魏国君介绍,为确保目标达成,一套“科学管理+多方协同+精准调度”的攻坚机制全面发力。
在施工组织上,多家参建单位形成合力,每月召开协调会破解技术难题;在要素保障上,双溪桥镇协调专班推进拆迁协调,以一月一调度的方式攻克节点梗阻;在监督考核上,实行“周巡视、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区领导每周现场督导,每季度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确保工程既快又好地完成。
路通业兴可期:织就民生福祉“快车道”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宽度24.5米,设计时速60公里,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原有路段街道化、混合交通的拥堵现状。作为连接咸宁与黄石的重要通道,其不仅是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动脉”,更是串联咸安景区的“旅游线”,对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今年10月完成6座桥梁桩基施工,年底实现路基工程完工,明年12月实现路面主线贯通。”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战高温、斗酷暑”的拼劲,推动项目提前竣工,让这条承载着群众期盼的致富路、发展路早日通车,为咸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王媛媛 杨昕雨 陈宏度 何彪)
编辑:hefan
赤壁交投集团华祥路桥公司项目部6月份开始进场施工后,通过科学统筹,严格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管控,抢晴天战雨天加班加点开展...
近日,市委印发的《方案》明确强调,开展主题教育,要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昨日,工人在检测北港水厂水质。特约记者刘建平摄。
剧集刚刚开篇,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目前还能吸引观众关注下去,但如果后续依然是这样杂糅的剧情,观众的耐心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
据了解,该项目起于咸通高速公路咸安服务区附近,止于京港澳高速公路泉口互通以南,主线全长约25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
昨日,通城湖北平安电工材料公司车间内,工人紧张有序生产产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做强融资平台,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
主线全长约25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绕城高速公路环线。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通讯员叶柳30日下午,市委书记丁小强到市交通运输局参加指导2018年度党组民主生活会。要在加强党的...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庞赟通讯员梁冕)日前,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江夏区交通运输局、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交通运输局...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江世栋、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刘进报道:“村组公路修到家门口,再也不走泥巴路了,出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