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陶艺师杨联云 用匠心传承陶工艺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12-04 08:52

他出身于陶瓷世家,从事陶艺46年;辗转数地,跨越多个省市,纵使生计艰难,却始终没有放弃对陶艺的坚持和热爱;陶艺生涯中,不断精进制陶工艺,在弘扬传统制陶工艺的同时,注重手工工艺的传承,通过四代人的接力,将传统陶瓷文化代代相传。

他是杨联云,今年65岁,陶瓷工艺师,咸宁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第三代陶瓷传承人,现为通城楚风陶瓷世家工作室主理人。

一种技艺的传承

一张小板凳、一台拉坯机,记者见得杨联云时,他正专心致志地进行茶杯手工拉坯。

“别看一个小小的茶杯,它的制作工序可能达到72道。”杨联云介绍,每一个陶瓷品都倾注着制陶人满腔的心血,静不下心的人是很难从事这一行业的。

杨联云进入陶艺行业,完全是受父亲的影响。

杨联云的父亲杨志成是陶瓷高级技师,20世纪70年代收到通城县人民政府邀约,带领一家人从衡阳搬到通城瓷厂从事陶瓷工艺品研发和制作,改善通城陶瓷工艺技术,杨志成所指导生产的金钟牌餐具、茶具名扬湖北,被评为部优和省优产品,研发的陶瓷釉下彩花纸填补了湖北省陶瓷行业空白。

在父亲的熏陶下,杨家三代都从事了陶瓷事业,妻子与妹妹均为陶瓷高级绘彩工,女儿和外甥成为第四代陶瓷传承人。

一份热爱的坚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通城陶瓷产业的没落,杨联云离开了通城瓷厂,先后到岳阳市瓷厂、东莞市陶瓷公司谋生。

2017年,为继承父亲传承传统手工陶瓷的遗愿,杨联云再次回到通城开办“楚风陶瓷世家工作室”。

工作室开办以来,杨联云在运输陶土过程中出车祸两次,跑坏三轮货车两辆,更换电瓶不计其数,甚至为了制作手工陶艺,租房子、买设备,他花光了退休金。

“虽然困难,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是抵不住热爱啊,有些朋友调侃我是‘用爱发电’。”他笑着讲道。

他一直坚持每天长时间创作,从原料配置到产品图纸设计,到扯坯修坯、手工彩绘,七十多道环节全部亲力亲为,也因此制作出一套套书画佳、做工精、器型美的几十款陶瓷艺术产品。

一次新旧的碰撞

“这陶瓷小花花也太美了吧,能教我做吗?”日前,年轻人罗欣雅等人被陶瓷花吸引,寻找到杨联云的楚风陶瓷世家工作室,学着将陶土捏成花朵模样。

杨联云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陶瓷工艺品,吸引许多年轻人对陶艺产生兴趣。年轻人李金才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参加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参加咸宁市首届工艺美术文创比赛,陶艺“如意观音”荣获优秀作品奖。

工作室也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公益研学基地,每逢周末、节假日,不少学生来体验陶瓷制作技艺,荆楚陶艺成为文化特色产品,让市场为陶艺赋能,激活文化生命力。

同时,第四代传承人的加入,也为工作室注入了新的活力。泥塑、陶瓷花等新的手工工艺品,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带热了当地陶艺体验游。

咸宁日报记者 丁伟 通讯员 吴彦仪 易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茶艺师李凤云 用专业弘扬茶文化
下一篇: 咸宁市学雷锋标兵胡小英 巾帼英姿别样红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