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门始终与人类相伴,不仅是出入的要冲,还是文化气息的汇聚之地。”“每一扇门的开启与关闭,都蕴含着岁月的韵味与生活的美好。”……深耕门业二十载,龚国军对“门”文化如数家珍。
龚国军1981年8月出生,毕业于荆州沙市大学机电工程专业,2005年进入和乐集团工作。20年兢兢业业、精打磨炼、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湖北和乐门业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
他先后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咸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带徒名师”等称号,并建有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龚国军创新工作室”,拥有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专利7项。
大胆革新工艺流程
4月初,走进湖北和乐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点击按键,坚硬的金属像纸一样,被数控冲床和生产线“变”成各种样式的门。智能化生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湖北和乐门业是一家集多种门类的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30余条国内行业领先技术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看似普通的一扇门,都要经过剪板、折弯、冲孔、喷涂等20多道工序。”龚国军介绍,这些工序如果完全依靠人工完成,生产基数大,劳动强度高,产品质量受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影响较大。有了智能制造生产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还能让高端非标门、甲级门产品制造在市场上获得优势。
从无到有,从传统到智能绝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湖北和乐门业是弈新集团公司2016年规划开建的新生产基地,前期技术欠缺,在发展中需要新技术的支撑。2016年至2019年,历时三年,龚国军大胆进行工艺流程的革新,不断引进新产品技术设备,包含门扇智能自动成型线、数控冲床、数控激光联机自动化设备、前处理在线喷涂流水线体等新生产工艺。
他时常扎根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工人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结合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不断对生产工艺布局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出最优的、适合现有车间布局的加工流程,日加工产能得到逐步提升。
硬件上有行业顶尖的设备资源支持,产品结构上也进行了技术性升级。如门扇主副锁连接方式全部更改为拉铆工艺,加强板焊接全部更改为密度锁盒自定位结构、门框插接定位结构,无焊接拼接门的研发等。
新质生产力,新在科技创新,新在产业升级,新在发展模式。龚国军紧跟集团公司“智能制造,平价可靠”的战略方针,不断优化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潜心研发精良新品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产品线就是生命线,培育新品就是孕育新生命的过程。
“研发设计一款新品,就像生孩子,是个漫长且难熬的过程。虽然过程艰辛,但值得期待。”龚国军表示,研发就像造血,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仅2020年一年,龚国军新开发和导入新产品44项次,包含基地新投的防火门系列,钢质/钢木质公区、通过尺寸入户防火门从无到全系列达标量产。集团重点规划的新产品钢质/断桥铝耐火窗、钢质卷轴/无机折叠式卷帘门等,完成资质审核认定并具备生产加工条件。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方案实施,龚国军及其团队为湖北和乐门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规模化、行业内交期短配套齐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湖北和乐门业获得咸宁市科技局颁发的“咸宁市门产品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书。
近年来,龚国军还带领团队研发线体节能设备,相对投入成本,节能收益率高达700%以上;通过对线体多维度的合并融合,使线体占地面积产出比提高了40%以上,单套产品天然气能耗降低了25%以上;通过对喷涂系统的研发创新,消减掉不常用或无用的能耗,单套喷涂系统每年可节省7万度电以上……
龚国军研发的项目包含门表面涂装、制备工艺、功能结构、操作流程以及对能源的节约等。2022年,龚国军及其团队研发的新产品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15000万元,新增20余个工作岗位,解决60余人就业。
奋力构建创新团队
员工朱荣焜入职以来,在龚国军的言传身教下,已经从“门外汉”成长为公司骨干。
“刚进公司时,我什么都不懂。龚总鼓励我,前期不会、不懂没关系,只要想学、有心学就一定能学会。”朱荣焜说,从基础工艺知识到工艺流程,再到项目研发,龚国平循循善诱,倾囊相授。
近年来,龚国军为公司培养了几十名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组建了一支具备门行业智能领域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
“赢在团队,而非个人!”这是龚国军的座右铭。
2021年,为加强员工技能队伍建设,增强员工整体技术水平,龚国军弘扬劳模精神,帮助公司员工提升素质。龚国军坚持以创新创效为指导方针,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期召开会议,谋划布置阶段性创新工作,研究解决生产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成立龚国军创新工作室。这是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技术型的团队,由生产部、设备部、研发部、物控部等的30名技术骨干组成,成员平均年龄约30岁。
目前,龚国军共带领团队取得28项专利,不仅有冲压一体式组合压花模具、门扇折弯一次成型刀具等发明专利,还涵盖了短边折弯前定位、铰链精准定位等实用新型专利。
在产品质量、成本、效率方面共改进300多项,直接或间接节省劳动成本、材料成本500万元。2022年主导“提升门产品制程节能降耗及生产效率的技术”取得国内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并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龚国军所带团队连续三年无安全事故、无质量事故、无员工离职,各项经济指标在公司排名第一。
咸宁日报记者 马丽 通讯员 陈慧君 阮玉洁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片匠心酿美酒 —— 记“荆楚工匠”、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酒体设计总工程师李久洪
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会见了来咸宁考察调研文化旅游项目的鄂旅投公司党委书记、...
8月1日,郭林路小学附近,市城管执法局正组织党员冒着高温清理街面上的杂物。 据了解,自今年6月8日召开全市城乡环境综...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通讯员付强报道:昨日下午,我市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专题会,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报道:昨日下午,市委召开全市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会议,学习贯彻全省视频会议精神...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通讯员冯海燕、童焕欢报道:昨日,记者走进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让...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报道:18日至20日,省监察厅副厅长徐心明率省纪委第九督导组来咸宁,就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通讯员操雯报道:昨日,日本大分县副知事二日市具正率团访问咸宁。市委书记任振鹤、市委副书记...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黄柱、通讯员甘志宝报道:昨日,我市召开项目库建设工作督办会,分析研究项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通讯员孔祥轶报道: “咸宁与青岛同属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青岛愿意进一步深化与咸宁的旅游...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向东宁、朱哲报道:金秋的咸宁,桂香浓郁、温泉沸波;昨夜的咸宁,宾朋云集、星光灿烂,中国·湖北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