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田明 、通讯员邹亚峰报道:近年来,崇阳县青山镇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仅守护了这片土地的“绿色财富”,更推动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青山镇水库村的崇阳县生康种植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陈高梁正在指导村民进行田间管理,一垄垄黄精、白芨和百合长势正旺。
这片分布在山峦间的3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青山镇青山村和东流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林下中药材产业,这种合作模式既实现了“强强联合”又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村里为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山林资源和劳动力,陈高梁所在的崇阳县生康种植合作社也不仅仅是简单地负责种植,而是从规划种植、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到加工与销售全过程参与。
“这个黄精已经种植近四年了,长势还不错。主要施发酵后的农家肥,提升土壤肥力。”陈高梁告诉记者。
为了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今年,青山镇城万村试种了30亩金银花,由于金银花种植周期较短,具有“一年多收”的特点,预计明年即可进入盛产期。
城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开辟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带领群众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村干部赵园球介绍。
近年来,崇阳县青山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将中药材种植作为重点产业全力推进。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林下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1000余亩,涉及黄精、白芨、金银花等多个中药材品种,不仅夯实了村集体经济,还让林下中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下阶段,青山镇将继续加大对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支持力度,引进更多优质中药材品种,推动产业深加工,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现代农业“蔬”写好“丰”景 崇阳白霓金星生态产业园日供果蔬万余公斤
下一篇:
崇阳沙坪镇立足生态优势推广立体种植模式 让“绿宝盆”成为“聚宝盆”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黎志远、曾翠翠报道:“知母种子主要分为春播和秋播,我们这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项目建成后将对加快推进该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构建医药创新能力和研发平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通城县众创农场负责人吴海兵说道:“今天开这个中药材培训会,专家给我们中药材企业指导工作,培训演讲,我们收获很大,让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吴龙辉报道:近日,通城举办2019年中药材培训会。据介绍,本次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现...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子明报道:3月18日,通城县大坪乡四甲村新翻耕的基地上, 50多位村民在种植中药材...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彭桃红)5月11日上午(本周六),香城都市报社将联合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开展“小小中医师国粹传承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李周凤、曾记录报道:22日,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华罗寨中药材种植基地上,成片的金...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报道:“在安徽亳州召开的2019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上,我们带去参展...
冬日,走进鄂南山区通城县中药材基地,药草飘香,药农忙碌其间。工人在艾舒宝生活用品公司生产车间瑶乡御草药业员工在组培实...
11月28日,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劲松中药材就业扶贫车间门前,村民在晾晒中药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