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城新闻 >> 正文

锚定远景目标   争当咸宁特色产业增长极排头兵—— 通城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1-02-08 08:54

“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平安、健康、活力、幸福”新通城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五县”战略,扎实推进全域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争当特色产业增长极排头兵,打造全国回归创业示范县、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先行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开好局、起好步。

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1.29亿元,年均增长12.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56亿元,年均增长11.5%;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7.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十四五”时期,要持续推进“五县”战略再深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 构建“一心两城三带”空间布局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需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按照“一心引领、两城驱动、三带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构建县乡村三级融合发展体系。

■ 争当特色产业增长极排头兵

重点打造涂附磨具、云母电工、电子信息、中医药健康四大百亿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油茶、生猪、食品饮品、陶瓷建材四大五十亿特色产业,全面培育文化旅游、电商产业、进口贸易、健康养生四大新经济业态。

■ 打造全国回归创业示范县

深化创新创业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政策扶持,搭建回归平台,优化服务环境,吸引人才回归,壮大回归经济,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建设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先行区

坚持对内协作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区域竞进发展中站在高点、走在前列。

■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持生态立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0%,达到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达到96.29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3.6%,达到10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完善防贫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县减贫防贫服务中心作用,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靠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44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45亿斤以上。深化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两茶一药一猪”延伸发展,新建、改造油茶基地4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生猪产能达到80万头。做强做优黄袍山油茶、福人药业、双狮茶业等行业领军企业,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豆制品、紫苏酱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药姑山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麦市食品产业园、四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北港连片现代产业示范园建设。完善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推进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整治村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利用好闲置宅基地和山林、水域等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范投资建设行为,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探索试点村支部领导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级经营主体“三位一体”的新型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争创“全省美丽乡村综合体示范县”。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推进乡镇公墓建设,完成“三沿六区”坟墓整治。积极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整治不良习俗,不断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加快建设产业高地 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激活产业集群效应。完善涂附磨具、云母电工、电子信息、中医药健康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推动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聚区。涂附磨具产业集群,主攻高耐磨砂带、美容磨具、特种布生产等产业链,重点推进“通城砂布小镇”项目建设。云母电工产业集群,主攻云母制品、日用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材料加工和电器终端产品,力促平安电工在主板市场上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攻电子线材和高端智能产业,确保优电森电子、兴品信科技等线材企业投产达效,力促三赢兴电子在主板市场上市,打造中国中部高端电子线材产业基地。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主攻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康养、医疗设备等产业链,在龙头企业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集中发力,努力把福人“金刚藤”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把通城打造成全国中药产业大县。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产业项目谋划储备,建立目标企业库,搭建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编制主导产业招商图,按图索骥开展精准招商。建设“回归创业”示范园,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回归工程招商,争创“全国回归创业示范县”。大力引进领军企业、关联企业、衍生企业,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优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全民招商氛围。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打造一批产学研创新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金种子”“瞪羚”企业。力争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3%以上。积极创建全省“创新型县”,加快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双龙产业新城、北港工业园、关刀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新增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切实保障新上项目用地。落实“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制定出台已出让未建产业用地收回办法,推动一批闲置用地开发建设。实施企业收购兼并,对“僵尸企业”、破产企业实施“腾笼换鸟”,促进“老树发新芽”。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强普惠性金融服务,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切实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和人才引进力度。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融入开放发展格局。紧盯区域跨贸中心发展定位,努力将万雅国际商贸中心打造成湘鄂赣毗邻地区合作的桥头堡。以进口贸易带动进口加工,以进口加工带动进口产业链。加快推进外贸加工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配套产业。繁荣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多种形式的经贸洽谈会、贸易博览会和产品展销会。积极参加上海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级展会。加强省际交流合作,努力将麦市、北港、马港等乡镇打造成边贸名镇。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城建设和商业街区、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推动餐饮、酒店、农家乐提档升级,促进传统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文旅、体育等幸福产业,培育新型消费。完善城区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发展“小店经济”。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支持万雅国际商贸城网红街、博仁美食街创建试点示范街。

积极培育新经济。大力发展“旅游+”,引进一批重点文旅企业,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推进重大文旅综合体建设。加快锡山城市公园、利和温泉小镇等景区项目建设,支持塘湖镇打造全国自行车小镇。积极举办文旅节庆、体育赛事活动,力争全县接待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加强与上海静安区文旅交流合作,推进湘鄂赣毗邻县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落地落实。大力发展以“平台经济”“云生活”为主的电商产业,加快推进幕阜山电商产业村、万雅跨境电商城、网红直播基地建设,力争新入驻电商企业20家以上。深度挖掘黄龙山、药姑山等康养和生态避暑资源,大力培育健康养老产业,推动旅游康养一体化发展。

建设生态公园城市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定不移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隽水城区整体提升。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3个核心片区、16个小区改造任务。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全力推进通修高速、353国道改线、城市东外环、106国道绕城公路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常岳昌铁路、武咸城铁向南延伸等铁路项目。全面完成隽水大桥、宝塔大道、玉立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沙上线、潭高线、隽大线等县道升级改造。加快云溪水库除险加固、菖蒲港河(关刀段)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快新建鹰咀岩水库后备水源和云阁龙灌区续建配套改造。科学改造城市供排水系统,确保城区污水收集全覆盖,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阴山河二期、李家塘明渠等城区易涝地段的改造治理。加快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协调布局城区新能源充电桩网络。加快推进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以省级首批试点乡镇麦市镇为基础,大力推进大坪、马港、北港等试点乡镇创建工作。支持乡镇开展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集中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宜居、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环境。加强中心集镇建设,提档升级商贸流通、教育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支持乡镇创新投融资模式。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五里镇与隽水城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大坪乡城郊村与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

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服务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能力与建设水平双提升。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深入治理违规户外广告,严厉打击“摩电”拉客、违规行驶等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停车难等烦心事。持续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对城市运行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精准监管。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两山”示范县创建,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持续开展全域绿化,新造、抚育林地8.7万亩。完成村庄(屋场)绿化100个,新增省级生态村7个。推进353国道、通大旅游公路、幕阜山旅游公路、五里大道绿化升级。完成工业园区路网绿化和隽水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加强河库堤岸绿化。支持乡镇集镇绿化。推进塘湖石灰厂、龙印建材厂等4个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建立健全地上地下、水陆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加强扬尘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持续压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大坪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申报自然资源部试点项目。加快建设城区垃圾中转站和大件破拆场,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确保摘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桂冠。  (熊康  简明)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城再添一处文化地标建筑  银山文化艺术中心一期竣工揭牌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